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元 / 张伯淳   形式: 句

瘦筇支彳亍,狭路写之玄。

才从国子先生出,曾是分司御史来。

一廉宜得能官誉,垂去还如始至时。

曾观海者难为水,自出山来无此游。

幕中颇见此客不?江左喧传某掾来。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独特见解与个人情感。首联“瘦筇支彳亍,狭路写之玄”以“瘦筇”(细竹杖)和“狭路”(狭窄的道路)为意象,象征着诗人行走在官场中的艰难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其清高脱俗的品格。“写之玄”可能指的是在狭窄的路上留下深沉的足迹,或是暗指官场的复杂与深邃。

颔联“才从国子先生出,曾是分司御史来”通过“国子先生”和“分司御史”的身份对比,表达了诗人从学术界到官场的转变,以及对这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回顾。这里“国子先生”可能象征着学者或教育者的身份,“分司御史”则代表了官员的角色。这一联既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蕴含了对两种生活方式的反思。

颈联“一廉宜得能官誉,垂去还如始至时”强调了廉洁自律对于获得官场赞誉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垂去还如始至时”这一描述,表现了诗人即使在离开官场之际,依然保持着初入官场时的清正本色,体现了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

尾联“曾观海者难为水,自出山来无此游”运用了“观海者难为水”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印象,认为即使是再壮丽的风景也无法超越曾经的海上奇观。同时,“自出山来无此游”则可能是对官场生涯的某种超脱态度,暗示诗人已经从官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更加自由的精神世界。

最后一句“幕中颇见此客不?江左喧传某掾来”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某些特定人物或事件的关注,同时也可能隐含了对当前官场动态的关切,以及对某些官员行为的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官场经历的反思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廉洁、自由与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官场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张伯淳
朝代:元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猜你喜欢

落花

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

无人共得东风语,半日尊前计不成。

(0)

旅夕

风散古陂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

不堪吟断无人见,时复寒灯落一花。

(0)

和薛逢赠别

剑外绵州第一州,尊前偏喜接君留。

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

但务欢娱思晓角,独耽云水上高楼。

莫言此去难相见,怨别徵黄是顺流。

(0)

东平路作三首·其一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

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

(0)

同李司仓早春宴睢阳东亭

春皋宜晚景,芳树杂流霞。

莺燕知三月,池台称百花。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且莫催行骑,归时有月华。

(0)

广陵别郑处士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