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滞高安四年有馀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扬间偶成小诗书于屋壁》
《留滞高安四年有馀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扬间偶成小诗书于屋壁》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数间茅屋久蹉跎,四见秋风入薜萝。

北棹偶然追雁羽,南公谁复伴渔蓑。

三年贾傅惊吾老,九岁刘郎愧尔多。

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叶弄清波。

(0)
翻译
长久以来,我在几间简陋的茅屋里度过,四度见到秋风吹过薜荔和女萝。
偶尔乘船北上,仿佛追赶大雁的羽翼,南公无人陪伴,只有我披着渔蓑独行。
想起贾谊三年前的惊讶,感叹自己已老,而刘禹锡九年前的才华让我自愧不如。
这次离去,我打算在江湖与海洋之间安家,不妨随波逐流,享受江海的宁静。
注释
蹉跎:指时间的流逝,耽误。
薜萝:植物名,这里代指山野间的植物。
北棹:北方的船只,比喻北上的行程。
雁羽:大雁的羽毛,象征远方或季节变换。
贾傅:贾谊,汉代才子,此处借指有才华的前辈。
刘郎:刘禹锡,唐代诗人,此处指有才华的朋友。
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象征自由和广阔的生活空间。
一叶:形容小舟,也暗指简单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留滞高安四年有馀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扬间偶成小诗书于屋壁》。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描述了在高安滞留多年后,忽然得知将被任命新官的惊喜之情。他感慨岁月匆匆,自比为“北棹”和“南公”,暗示自己曾像北归的大雁一样漂泊不定,又似渔翁般孤独。诗人提到贾谊(贾傅)的典故,表达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惊讶,同时也对年轻时的刘郎(刘禹锡)表示钦佩,觉得自己在仕途上不如他们早有建树。

最后两句“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叶弄清波”,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的任命虽有期待,但仍希望能回归自然,享受江海的宁静生活,乘舟荡漾,自在地享受清波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句·其二

自知不是明时用,烂额焦头力谩多。

(0)

句·其一

吏民相共乐,浑不记相关。

(0)

答昌言求薯蓣苗

冬实散肥壤,春苗动新叶。

雅意非遗人,野情聊自惬。

何言好事者,求访来相叠。

会种十亩馀,坐取诗盈箧。

(0)

喜李侍郎得西京留台

贱子何为者,栖栖今二毛。

沧波浮片叶,大块载秋毫。

利物物何补,营身身已劳。

羡君遗世网,脱屣一何高。

(0)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陟屺今将老,扶床昔未行。

旨甘无所展,朱紫不为荣。

里巷传呼入,比邻失涕惊。

方知贯金石,何以易精诚。

(0)

酬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

富寿安民旧学违,符移拥笔素心非。

青云有路那足顾,白发满头胡不归。

永日杜门无俗客,临风隐几得天机。

西山爽气秋应好,恨不相从上翠微。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