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入我闽中居,如山有玉渊有珠。
老人一日出山去,崖不自灵渊亦枯。
我问天冠千眷属,如何不留老尊宿。
飞鸾水急海天横,一道清辉照四明。
老人入我闽中居,如山有玉渊有珠。
老人一日出山去,崖不自灵渊亦枯。
我问天冠千眷属,如何不留老尊宿。
飞鸾水急海天横,一道清辉照四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闽中隐居,如同山中的美玉和渊中的明珠,给当地带来了灵性与生机。然而当老人离开后,山崖失去了光彩,深渊也仿佛失去了活力。诗人疑惑地询问上天,为何不让这位尊贵的长者继续留在这里。接着,诗中通过“飞鸾水急”和“海天横”的景象,象征着老人离去后环境的变化,而“一道清辉照四明”则暗示了老人的精神或智慧依然照亮了周围的人们。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老人的敬仰和对他的离去感到的惋惜,同时也寓含了对道德典范持久影响力的赞美。
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
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
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酒悲奋。
况是潜渊近。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
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
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听鸿阵。
算有吟秋分。
为春留影,当公麟、一幅西园高逸。
人在花中花在镜,巧借驻颜新术。
哀郢穷交,避秦旧侣,把臂芳林入。
庐山真面,认他黄九秦七。
怜我屏迹欢场,担头桃李,愁付观河集。
倚遍阑干人十二,惭问灵芬词格。
杏闹题新,棠颠号俊,还把年芳惜。
须眉如此,数帆台畔鸿迹。
何处昭阳殿。叹年年、为天磨折,霜鋋风箭。
也识玉颜人已去,尚自故林凄恋。
曾不见、闹春莺燕。
替诉同群栖托苦,祗哑哑、心事教谁辨。
恶声报,听人便。九霄鸾鹤翱翔惯。
到而今、一般潦倒,伤心劫换。
怪煞儿童涂抹易,狼籍墨痕成片。
剩终古、垂杨相伴。
到处雪装银世界,爱羽毛、守黑知难变。
凤随我,亦非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