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
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
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酒悲奋。
况是潜渊近。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
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
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听鸿阵。
算有吟秋分。
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
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
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酒悲奋。
况是潜渊近。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
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
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听鸿阵。
算有吟秋分。
这首《蓦山溪》描绘了作者在辛未年重阳节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的情感波动。
首先,“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与西风人格化,东风顽皮地压制着西风,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秋风景象,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活力。
接着,“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描绘了一幅奇异的景象,高楼耸立于海市蜃楼之上,既神秘又壮观,象征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可能寓含着对现实世界中某些现象的隐喻。
“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则表达了作者作为异乡人的孤独与无奈,登高望远,却只能品尝到“糕”字的苦涩,暗示了远离家乡的艰辛与内心的苦闷。
“酒悲奋。况是潜渊近”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借酒浇愁,面对深邃的深渊,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悲伤也有振奋,体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一句,通过描写故乡的菊花凋零,寄托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菊花的衰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则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以及对南湖花隐的探寻,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描绘了一片宁静的林地和浅滩,这里没有繁杂的攀登,只有螃蟹的汛期,寓意着一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方式,与前文的忙碌与忧愁形成对比。
最后,“听鸿阵。算有吟秋分”以鸿雁的飞行队形结束全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蓦山溪》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在重阳节时对自然、故乡、生活以及时间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香锁纤英。道江梅标格,同谱堪评。
丹炉罢炼,数枝融蜡初成。
娇黄蘸水做道妆,浅色衣轻。
教错见,花参酒,入清芬,欲引朝酲。遥怜挂磬无声。
但情芳意蜜,偷递春程。枯蝉剩叶,二分月浅江城。
丁香嫁了,怕暗中雨结愁生。
云外影,谁传信,使青禽,翠渺参横。
抖擞疾风前,便一声去休,襟泪凄满。
隔溆数危樯,层楼望、离愁暗萦难剪。
刻心抟影,往来遮睡凌斟浅。
梦魂未怯东去浪,飞越沤花羽片。
情知镜里征途,尚接叶裁鳞,通波叙燕。
寒港压疏蓬,和烟重、星火坠欢侵遍。
翻云掠雨,赚将朝暮成愁怨。
了时除却千山路,偏又青骢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