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进步人,随缘偶物莫非真。
君看日用如何讨,即此空身是法身。
百尺竿头进步人,随缘偶物莫非真。
君看日用如何讨,即此空身是法身。
这首诗名为《奉和君俞以子华古德颂见示》,作者韩维是宋代文人。诗的内容主要探讨了修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对佛教中"法身"的理解。"百尺竿头进步人"形象地比喻修行者在精神层面上的不断追求,即使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觉察和提升。"随缘偶物莫非真"强调顺应事物本性,认为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蕴含着真理。最后两句"君看日用如何讨,即此空身是法身",诗人指出,真正的佛法并不脱离日常生活,空灵的内心即是法身的体现。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行西山,行苦难,去去愁无端。
盘盘朝还暮,登顿凋朱颜。
孤云巉岩不可攀,羊肠诘曲天漫漫。
车轮摧尽马蹄缺,颓年病骨伤心酸。
风霾暗黄日,妖鸟哀林峦。
豺虎昼纵横,行人恣饥餐。
艰哉此行良可叹,拊膺摧折心与肝。
沧溟何在生羽翰,白云石上垂纶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