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岘山愿公三首·其三》
《寄岘山愿公三首·其三》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

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

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0)
翻译
我们彼此之间没有音信往来,我思念的人在遥远的江汉之畔。
辗转听说你遭受了很多苦难,很高兴听到你从远方召唤我。
年老到来何必悲叹,生命本就伴随着孤独与宁静。
最终期望能踏着松树的影子,与你手牵手走过虎溪桥。
注释
彼此:互相之间。
无消息:没有通信或信息往来。
所思:心里思念的人。
江汉: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
遥:遥远。
转闻:辗转听说,通过别人辗转得知。
多患难:经历了很多困难和危险。
甚说:很高兴地说,很乐意地说。
远相招:从远处召唤,邀请。
老至:年老的到来。
何悲叹:何必悲叹,为什么需要悲伤。
生知:生来就知道,生命中自然懂得。
寂寥:孤独,冷清。
终期:最终期望,最终希望。
踏松影:踩在松树的影子上,象征着归隐或超脱的生活。
携手:手拉手,表示亲密无间。
虎溪桥:地名,常用于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场景,这里象征着理想中的相聚之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与悲凉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两句,以广阔的江河作为分隔,传递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受。"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表明了诗人对亲友遭遇困境的关心,以及想要与之交流的心情。

"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人生孤独感的深刻体悟。"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最后两句,以诗人晚年时光在松林中漫步,以及与友人在虎溪桥上相携的手势,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勾勒出一幅生离死别、悲欢交织的人生画卷。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次韵答郑德进四首末首专述鄙怀·其三

白社逢秋日,青山隔暮云。

风雷成索处,城市便离群。

无计深投辖,何缘细倒樽。

有时勤访戴,谷口道常尊。

(0)

次韵答郑德进四首末首专述鄙怀·其一

石林甘市隐,世事似浮云。

歌凤难为侣,冥鸿更不群。

图书皆友伴,天地一琴樽。

伫望东城气,光连北斗尊。

(0)

送王孟箕明府之留都水部次日逢重九同曾时甫凤栖岩登高四首·其四

圣世乘槎客,凭陵作赋才。

人间九月节,天上一封来。

舄履寒霜湿,登临曙色开。

青山陪去棹,长啸且徘徊。

(0)

乙巳五十四儿辈请举觞弗许乃老父慰以温词内有迁臣旧价贺客新诗及弧矢韦弦之语演成五言近体四首兼致祝私·其四

不才明主弃,归第一纶巾。

蒲质惊逾艾,杞忧叹积薪。

江山原自重,菽水未为贫。

敬祝灵椿树,八千岁是春。

(0)

乙巳五十四儿辈请举觞弗许乃老父慰以温词内有迁臣旧价贺客新诗及弧矢韦弦之语演成五言近体四首兼致祝私·其三

衡门欣聚首,父父子孙孙。

戏綵惭家庆,传经愧后昆。

尊前聊举酌,海上稳垂纶。

即际清平世,征求不忍闻。

(0)

次诸生蔡禹津韵

俊髦久儗拔蜚英,弹铗归来岂世情。

飘泊十年鸿羽滞,风云此日马蹄轻。

著书问业车骑□,噬指关心月旦评。

不是酒人犹按剑,骊珠应许耀承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