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临水竹,云是使君庄。
秋霁来观稼,春融赋采桑。
纳凉供芡实,载酒摘莲房。
坐得牧民术,也应如牧羊。
幽亭临水竹,云是使君庄。
秋霁来观稼,春融赋采桑。
纳凉供芡实,载酒摘莲房。
坐得牧民术,也应如牧羊。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亭子临水而立,四周竹林环绕,云雾缭绕,使人联想到了使君庄园的景象。秋天来临时,诗人观赏着成熟的谷物;春日融和,便是编织桑枝采摘桑叶的时节。在凉爽的季节里,纳凉(可能指纳凉亭)中供应着芡实这类水果,而在载酒的篮子里,人们摘取莲藕置于小屋。诗人通过坐得牧民术,也能领悟到养羊的道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农事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自得的情怀。语言清新雅正,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崇尚自然之美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