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树团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锦树团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得瑞香于四明》,描绘了他在四明之地得到一株美丽的瑞香树的情景。首句"锦树团栾海角州"形象地写出瑞香树繁茂如锦,生长在偏远的海边州郡,显示出其独特之处。"移春槛里见风流"则表达了诗人将这株瑞香移植到栏杆边,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和优雅。
接下来两句"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细致描绘了瑞香花的形态,翠绿的叶子如同华盖般展开,而花朵则如香囊般密集,香气四溢。"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进一步赞美了瑞香的艳丽,与红梅相比也毫不逊色,连山麝的香气都嫉妒它的馥郁。
最后,诗人以一个老者的口吻表达感慨:"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如果有人问他,即使年迈,还能否再见到如此动人的瑞香,他仍会回答,这样的美景依然能触动他的心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瑞香的美丽和诗人对它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
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
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
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幽岛曲池相隐映,小桥虚阁半高低。
好风好月无人宿,夜夜水禽船上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