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咏诗·其五无我》
《六咏诗·其五无我》全文
明 / 德清   形式: 古风

一水作众味,酸咸苦辣具。

以本淡然故,而能成众事。

若实不随者,安肯随他去。

唯有不随者,谁能识此趣。

(0)
鉴赏

这首诗以“一水作众味”开篇,巧妙地将人生百态比作不同味道的水,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诗人通过“酸咸苦辣具”这一句,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接着,“以本淡然故,而能成众事”,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对于处理复杂事物的重要性。只有内心保持平静,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成就大事。

“若实不随者,安肯随他去”,这句诗表达了对独立思考和坚持自我价值的肯定。真正的自我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左右,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最后,“唯有不随者,谁能识此趣”,诗人在此点明了主题,即只有那些能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和乐趣。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独立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作者介绍

德清
朝代:明

(?—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猜你喜欢

道傍古坟

孤坟两松树,风起秋阴暮。

日出沙草黄,野烟白于雾。

斯人盖棺定,长夜无由寤。

浮生竟何为,陡觉伤驰骛。

二气积惨悽,山川莽回互。

何不学神仙,翰飞饮朝露。

悲哉茂陵骨,曾为学仙误。

(0)

白纻篇送顾仲明

吴中二八深闺女,生来不学唱《金缕》。

纤纤素手青灯前,织得寒机成白纻。

裁缝熨贴为君衣,春天衣著生光辉。

明珠为珰璧为佩,同此素色无相违。

一朝送君江上别,岁晚关河积风雪。

生知白纻不胜寒,但喜君身常皎洁。

君不见东邻少妇织锦工,织作步障围春风。

春风一去花草歇,金谷寒蛩怨秋月。

何如洁白长相守,尊中有酒为君寿。

人生温饱不足多,莫羡东家著绮罗。

(0)

自城东复向感化旧居留别徐德厚

孤云无定水悠悠,又复携书返旧丘。

橡栗树空猿叫夜,蒹葭霜冷雁知秋。

懒梳白发频搔首,笑对青山独倚楼。

暇日清游可乘兴,到门题凤亦风流。

(0)

大瀛海道院为吕啬斋作

人间咫尺大瀛海,方丈蓬莱信杳然。

若木三更先吐日,弱流万里不通船。

未同徐福来求药,好访安期且问仙。

闻说吕公高隐处,蛟龙常护石床眠。

(0)

题蕺山题扇图

蕺山老媪本无知,恰值将军乘兴时。

竹扇一时光怪动,莫教低价与元规。

(0)

濉阳八景·其五湖障夕阳

溪西诸峰崒且壮,一峰秀出横屏幛。

晴川落日漾馀波,碧树红霞闪清涨。

青山咫尺常相望,旸谷万里昭回光。

谁能乘风度绝顶,空陵倒影观扶桑。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