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馀洞气,石窦通灵液。
发源已太孤,临崖千万尺。
井甃回飞湍,修绠收澄碧。
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
山僧语似奇,老龙事无迹。
我来翠微巅,得此寒泉食。东望子陵台,连峰对?嵂。
下有十九泉,趾此相仲伯。
因哦招隐诗,凭高三叹息。
高峰馀洞气,石窦通灵液。
发源已太孤,临崖千万尺。
井甃回飞湍,修绠收澄碧。
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
山僧语似奇,老龙事无迹。
我来翠微巅,得此寒泉食。东望子陵台,连峰对?嵂。
下有十九泉,趾此相仲伯。
因哦招隐诗,凭高三叹息。
这首诗描绘了龙井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高峰馀洞气”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洞穴的神秘气息,接着“石窦通灵液”点出泉水的灵动与神秘。诗人感叹水源的孤独和高崖的险峻,“发源已太孤,临崖千万尺”,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井甃回飞湍,修绠收澄碧”细致描绘了井水的动态之美,暗示水质清澈。诗人品饮泉水后感到清凉,甚至能见到“肤寸寒云出”,进一步强调了龙井水质的纯净和山间的清幽。山僧的话语和老龙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借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登临翠微巅,享受龙井之泉,遥望子陵台,感叹山川之美,并借《招隐诗》抒发对世外桃源的渴望和对尘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龙井的自然魅力和诗人的心境。
新凉入郊墟,金风荡秋夕。
轻河皎素练,寒霜澹白璧。
星斗阑干横,孤堂更岑寂。
游子起中庭,感慨心襟激。
对酒露肝胆,豁然清尘臆。
玩世风生口,开怀月满席。
长啸一声秋,雄谈群动息。
壮志海山平,任气天地塞。
醉舞扪斗牛,浩歌振金石。
哦吟惊鬼神,俯仰洪荒窄。
耻为时辈群,追思古人迹。
人生少年时,分阴真可惜。
寒窗一经老,区区竟何益。
学剑觅封侯,行行匹夫敌。
男子志斯民,安用书剑癖。
皎然方寸间,自有平安策。
一日风会云,四方贤路辟。
致身青云间,高飞举六翮。
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