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四》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四》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东山有耆叟,古貌复古心。

古人不在今,今孰为知音。

解冠挂神武,归来卧山林。

白云似相逆,英英起前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而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虽然外表古朴,内心却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与坚守。诗人通过“东山有耆叟”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接着,“古貌复古心”一句,点明了老人的独特气质和精神追求。

“古人不在今,今孰为知音。”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智慧与精神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在现代社会中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的感慨。这种孤独感与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的情感核心。

“解冠挂神武,归来卧山林。”描述了老人辞官归隐,选择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解冠”象征着放弃世俗的权力与名利,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神武”可能指的是朝廷或权力象征,老人将其“挂”起,意味着对这些外在束缚的解脱。

“白云似相逆,英英起前岑。”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作结,白云仿佛在迎接老人,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的赞美,更蕴含着对老人归隐生活的肯定与赞美。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归隐老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精神的追忆与向往,以及对现代生活中的孤独与寻找知音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三山送客归钱塘

分手螺江上,青山驿路长。

岭云添别恨,关月照行装。

浙水金鳞活,西湖白藕香。

羡君从此去,调膳上高堂。

(0)

奉寄郑浮丘先辈兼简龙门漫士

阴寒变微暄,泽国东风后。

嘤嘤黄鸟语,袅袅青丝柳。

沧洲二月花正开,沧洲堂上置酒杯。

登堂忽见浮丘面,借门行人何处来。

去年走马朝京阙,臈月都门正飞雪。

客舍偏惊白下春,归心不醉秦淮月。

闻君昔时能远游,飘如黄鹄横九州。

掉头不肯缚尘绶,长啸曾乘踏海舟。

风流况是才名久,健笔雄词世希有。

生事何须负郭田,丈章只在今人口。

击筑邀欢喜盍簪,青山落日孤猿吟。

三更酒醒人散后,惟见月白平湖深。

此时与君情转熟,客里相看不能别。

问我摧残向几秋,离心未忍从头说。

相随相送雁峰头,云散青天碧海流。

送君别来未几日,落花春暮令人愁。

人生万事伤怀抱,那似凄凉不堪道。

旧友凋零半九泉,故园索寞空秋草。

龙门高士更清真,倾盖由来不弃贫。

看君共是青云客,应念悠悠失路人。

(0)

题西村陈氏所藏高待诏水墨四幅·其一

松桂春深野鸟啼,绿萝飞处隐仙梯。

瘦筇好是行来好,云白山青水满溪。

(0)

题赵太祖蹴毬图

天上欢娱蹴画毬,太平应得侍宸游。

龙姿已是黄袍贵,何事军中乐未休。

(0)

为郑彦林题渔樵耕牧四画·其二

谷口云深夕磬微,隔林樵唱数声稀。

兴来一片松萝月,长为清光入夜归。

(0)

林彦衡典教英山余以墨竹寄之因题于上

好是筼筜玉一枝,露寒金薤影离离。

泮林官冷闲看画,知尔家园落梦思。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