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这里的“盗尝”意味着隐逸者远离人间烟火,与大自然为伴,而“蟾宫玉雪”则是对月亮的美好比喻,暗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诗人在尚未成名之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而“褐衣”和“披缁”则是隐逸者的着装,表明诗人的清贫自守。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这里的“旸谷”可能指的是某个偏远之地,“乌相对”暗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而“跃入阴山”则显示出诗人彻底摆脱尘世的决心。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在清晨明月之下,对自然美景留下的深刻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疏黄败绿,爱寒林江步。掩映吴枫冷红舞。
炫秋容、最是径转帆回,鸦背闪、点点夕阳明处。
暮山岚翠敛,持底明妆,认取笼烟几行树。
老去绮情删,沟水东西,愁更忆、题琼残句。
尽艳入、诗心比春花,叹谁识鏖霜,岁寒良苦。
林梢旧洒西州泪,惊随暗尘飞到。
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残僧惊客老。
问哀乐、中年多少。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淩云书势好。
与谁證酒边孤抱。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