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黑兔》
《黑兔》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0)
翻译
哪一年悄悄地尝了玄霜鼎中的东西,竟改变了月宫中玉兔的洁白形态。
还未被封赏的毛颖(即笔)就先尝试着蘸墨,刚穿上粗布衣就立刻显得深色沉郁。
它被移到了阳光充足的旸谷,与乌鸦相伴,跳跃进入阴暗的阴山,连鬼神都未曾察觉。
它的行踪清晰可见,我非常喜爱,恰逢秋日拂晓,月光明亮的时候。
注释
玄霜鼎:古代传说中的仙丹器皿,这里比喻珍贵的墨水或文房宝物。
蟾宫玉雪姿:指月宫中的玉兔,以其洁白如雪的形象象征纯洁。
毛颖:毛笔的别称,这里代指笔。
褐衣:粗布衣服,常用来形容朴素或未显贵的身份。
披缁:指衣物染成黑色,这里形容墨色浓厚。
旸谷:神话中的日出之地,象征光明。
阴山:中国北方山脉,这里可能象征阴暗或神秘的地方。
秋晓月明时:秋天早晨,月光皎洁的时刻,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这里的“盗尝”意味着隐逸者远离人间烟火,与大自然为伴,而“蟾宫玉雪”则是对月亮的美好比喻,暗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诗人在尚未成名之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而“褐衣”和“披缁”则是隐逸者的着装,表明诗人的清贫自守。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这里的“旸谷”可能指的是某个偏远之地,“乌相对”暗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而“跃入阴山”则显示出诗人彻底摆脱尘世的决心。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在清晨明月之下,对自然美景留下的深刻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其一乍遇

南园粉絮漫天起。玉阑干外花阴里。初试薄罗衣。

金蝉颤欲飞。无端郎蓦见。划袜轻风扇。

惊起宿鸳鸯。裙拖绣一双。

(0)

小重山.饮张祖望从野堂

细草如烟野渚平。草中云突兀、是秦亭。

小堂开处日初晴。花满地,新竹叫残莺。

邀客坐吹笙。美髯都化雪、不须惊。

黄河天上赋新成。堪下酒,试诵与侬听。

(0)

洞仙歌.吴江枫老,以杂树閒之,尤鲜丽可玩,舟中读玉泉咏叶诸词,即用其韵以志幽赏

疏黄败绿,爱寒林江步。掩映吴枫冷红舞。

炫秋容、最是径转帆回,鸦背闪、点点夕阳明处。

暮山岚翠敛,持底明妆,认取笼烟几行树。

老去绮情删,沟水东西,愁更忆、题琼残句。

尽艳入、诗心比春花,叹谁识鏖霜,岁寒良苦。

(0)

徵招.过观音院追悼畴丈用梦窗九日怀杨守斋韵

林梢旧洒西州泪,惊随暗尘飞到。

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残僧惊客老。

问哀乐、中年多少。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淩云书势好。

与谁證酒边孤抱。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

(0)

寄和友兰三姊·其一

正是花阴望雁初,一朝喜得故人书。

遥知素手缄封日,目断京华几忆余。

(0)

小园落成自题·其十二假山

屡易烟霞弃,山应号再成。

峰峦新结构,洞壑小经营。

画意粗能具,诗心最忌平。

名园输半亩,犹擅笠翁名。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