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梢旧洒西州泪,惊随暗尘飞到。
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残僧惊客老。
问哀乐、中年多少。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淩云书势好。
与谁證酒边孤抱。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
林梢旧洒西州泪,惊随暗尘飞到。
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残僧惊客老。
问哀乐、中年多少。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淩云书势好。
与谁證酒边孤抱。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词人通过“林梢旧洒西州泪”,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接下来,“惊随暗尘飞到”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思念之情如同飘散的尘埃,无处不在,又难以捕捉。
“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词人似乎在烟雾缭绕的苍茫中独自吟唱,心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深遗憾和思念,这种情感之深,连倚靠栏杆的人都显得渺小无力。
“残僧惊客老”描绘了一幅僧侣面对年老访客时的场景,既表现了时光的无情,也暗示了词人自己可能也正处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刻的体悟。
“问哀乐、中年多少”则直接触及了生命中的哀乐交织,中年的复杂情感,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无奈与感慨。
“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通过“招提”(寺庙)的冷落,以及对梦境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而“晚钟催觉”则暗示了现实的回归,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面对生活的种种。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这一句,以“锦鲸游”象征逝者的生命如锦鲤般绚烂,而“胡笳怨”则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哀伤,同时强调了这种哀伤无法融入高雅的音乐之中,凸显了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描绘了词人在芦苇丛中徘徊,借酒浇愁的情景,通过“攲帽”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示了词人因愁绪而举止失常的状态。
“淩云书势好。与谁證酒边孤抱”表达了词人对逝者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分享这份情感。
最后,“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以月落梁空的景象,预示着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暗示了词人对逝者的思念将伴随月光,长久地照亮他的内心世界,表达出一种永恒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时间、哀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灵鹊桥初就。
记迢迢、重湖风浪,去年时候。
岁月不留人易老,万事茫茫宇宙。
但独对、西风搔首。
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
添话柄,柳州柳。
道人识破灰心久。
只好风、凉月佳时,疏狂如旧。
休笑双星经岁别,人到中年已後。
云雨梦、可曾常有。
雪藕调冰花熏茗,正梧桐、雨过新凉透。
且随分,一杯酒。
荷叶龟游,庭皋鹤舞,应是秋满淮涯。
昨夜将星明处,彷佛峨眉。
干戈已净银河淡,尘沙不动翠烟微。
邦人道,半月中秋,当歌不饮何为。
谁知心事远,但感慨登临,白羽频挥。
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
文南一失澶渊劲,夔门三箭武关奇。
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曾斩吴曦。
细数班行,阿谁是、调元手段。
君不见、当涂往岁,饥民流散。
天幸立庵来歇焉,留心济粜无遗算。
未须臾、千里复安居,无愁欢。
公与相,天皆愿。
天施报,如符券。
看青州阴骘,富公公案。
已筑新堤旌异数,便膺虚席非常眷。
待明年、孤矢再垂门,蒙宣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