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至晷渐转,南亩雨亦足。
代谢无停息,寒暑有起伏。
将冷暄必然,欲凉炎更毒。
于焉识橐籥,用以谨机轴。
北至晷渐转,南亩雨亦足。
代谢无停息,寒暑有起伏。
将冷暄必然,欲凉炎更毒。
于焉识橐籥,用以谨机轴。
这首诗描绘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气候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北至晷渐转,南亩雨亦足”两句,诗人描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日照角度改变和雨水充沛的情况,暗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代谢无停息,寒暑有起伏”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没有一刻的静止,寒来暑往,周而复始。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之心。
“将冷暄必然,欲凉炎更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冷暖交替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即使在寒冷之后,炎热也会更加酷烈。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人生的哲理,即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可能会迎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最后,“于焉识橐籥,用以谨机轴”中的“橐籥”指的是古代用来调节风力的工具,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调控力量。“谨机轴”则是指谨慎地调整和维护事物的关键部分,以确保整体的稳定运行。这两句诗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了在面对自然和社会变化时,人类应当保持警觉,适时调整,以维持生活的平衡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与顺应,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稳定与和谐的态度。
风荷百顷占涟漪,烟树溟濛乳鸭飞。
买断小舟休唤客,时穿萍叶载诗归。
粉娇曾隔翠帘看。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萧郎且放凤箫闲。
何处骖鸾。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
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