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圆上人归庐山》
《送圆上人归庐山》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莲宫旧隐尘埃外,策杖临风拂袖还。

踏雪独寻青嶂下,听猿重入白云间。

萧骚红树当门老,斑駮苍苔锁径闲。

预想松轩夜禅处,虎溪圆月照空山。

(0)
注释
莲宫:指隐居的寺庙或宫殿。
尘埃外:远离尘嚣的地方。
策杖:持杖而行。
拂袖:挥动衣袖。
踏雪:在雪地上行走。
青嶂:青翠的山峰。
白云间:云雾缭绕的高处。
萧骚:形容落叶声或风吹树木的声音。
斑駮:色彩斑斓驳杂。
苍苔:青苔。
松轩:松木建造的小屋。
夜禅处:夜晚静心打坐的地方。
虎溪:传说中禅师交友的地方,此处象征宁静的环境。
圆月:圆满的月亮。
空山:寂静的山林。
翻译
莲宫昔日隐藏在尘世之外,手持竹杖迎风而行,衣袖轻挥。
独自踏雪寻找青山脚下,再次听见猿猴叫声,融入白云之间。
门前的老红树落叶萧瑟,青苔斑驳的小径静寂闲适。
遥想那松木小屋夜晚禅修之地,虎溪上空明亮的圆月照耀着寂静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返回庐山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莲宫旧隐尘埃外",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策杖临风拂袖还",表现了僧人手持拄杖,轻拂衣袖,与自然和谐相处。

"踏雪独寻青嶂下",描绘出僧人的孤独行走,步履于积雪之中,寻找那深远的青石山巅。"听猿重入白云间"则是表达了他对自然界动静之声的感受和体验。

接下来的两句"萧骚红树当门老,斑駮苍苔锁径闲",通过对枯树与苔藓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岁月沧桑、自然轮回的哲思。"预想松轩夜禅处"和"虎溪圆月照空山",则是对僧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及心境的揭示,充满了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禅意境界。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二子

东方奏牍介休巾,二子抠衣半已鹑。

未必风云俱失士,不知刍秣待何人。

公卿宁以三鳣贵,天地今惟一马真。

寥廓千秋君自爱,羖皮堪笑入西秦。

(0)

山居杂咏为顾玄言赋十八首·其五苍松障

云平百泉山,涛响积金涧。

谁云陶外兵,不学嵇中散。

(0)

正月四夜雪霁自海子骑还显恩寺用明月照积雪为韵五首·其五

金堤楸树折,北风布衣裂。

萧条认寺灯,青毡一斋雪。

(0)

送无过虞仲还歙兼寄子虚二首·其一

客路蓟门分,那堪此别君。

乡心新岁月,经术老河汾。

短剑蛟龙气,扁舟雁鹜群。

不须论聚散,西北有浮云。

(0)

都下逢熊处州却送还郡

同官邗上别,垂老蓟门看。

印绶南明色,衣裘北道寒。

掖垣疲执戟,郡阁庆弹冠。

他日书相及,惟应问钓竿。

(0)

十二月一日同顾光禄叔潜过李明府于美得台字

腊药同沾赐,朝回折柬催。

步兵持酒榼,单父下琴台。

病益疏慵态,诗惭侍从才。

公荣虽不饮,骑马数能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