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駮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馀芳气。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駮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馀芳气。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场夜饮之后,次日午后的一段宁静生活。起初,诗人形容昨晚的宴饮至深夜仍未醒酒,今天又大快朵颐了一顿饭,然后沉沉地睡去。等到睡足醒来,摩挲双眼,那份悠闲自得让心中没有一丝挂念。信步漫行于池畔,有时不经意间也能发现一些幽静美好的景致。
接下来,诗人细腻地描绘周遭的自然美景:婆娑摇曳的绿树下,斑駮纷飞的青苔覆盖着大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设下了竹制的床几,并在旁边洗涤茶器。白瓷茶盏洁净无瑕,红炉中的炭火正旺,水沸腾而出,带来的是清新的曲尘香气,而浮动其上的花瓣则让人联想到鱼儿游弋的景象。
诗人在享受这份美好时刻后,感慨地提及不见杨同州(杨慎),似乎是在怀念与知己共度的美好时光。末句“谁人知此味”则表达了这种生活情趣和内心体验难以用语言表达,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得的精神寄托。白居易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