粼粼石笋辟天关,时见空林放白鹇。
寂寞幽人三亩宅,玲珑晓日一房山。
披图百里成孤往,为客经年尚未还。
亦拟入山寻洞壑,秋江风雨暮云间。
粼粼石笋辟天关,时见空林放白鹇。
寂寞幽人三亩宅,玲珑晓日一房山。
披图百里成孤往,为客经年尚未还。
亦拟入山寻洞壑,秋江风雨暮云间。
这首清代朱应庚的《题吴称三广文石笋山房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粼粼石笋辟天关”形象地写出石笋山的峭拔峻秀,仿佛是天然门户,令人惊叹。次句“时见空林放白鹇”则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象,白鹇鸟悠然出没于空旷的树林,增添了生动的野趣。
第三句“寂寞幽人三亩宅”转而聚焦到山房主人,一个孤独而隐逸的人,他的居所虽简朴,却与自然融为一体,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寂寥之美。第四句“玲珑晓日一房山”进一步描绘了山房的环境,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玲珑的山景上,显得格外宁静和温馨。
第五、六句“披图百里成孤往,为客经年尚未还”表达了诗人对画中景色的深深留恋,即使远观百里,仍感孤独,寓言了他对友人吴称三的思念以及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亦拟入山寻洞壑,秋江风雨暮云间”则是诗人内心的愿望,他渴望亲身探索山中的洞壑,享受那份秋雨潇潇、暮云低垂的自然韵味,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笋山房的景致,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富有意境。
长途且喜趍官舍,病客浑忘历瘴乡。
入座水声连枕席,绕堂山色晃衣裳。
青青竹映桁杨冷,片片花薰簿牒香。
隐吏只嫌明月少,今逢皓彩若为狂。
黄茂信嘉谷,焉用杂稂莠。
稂莠何足言,蟊贼竟长亩。
所以九苞羽,翱翔千仞霄。
岂与鹳雀辈,争路鸣嘐嘐。
我愿裁锦字,寄声于清飙。
为我语神禽,无然困山椒。
孤竹归西伯,尼父无停镳。
轩皇本神圣,阿阁当来巢。
但恐良媒隔,寂寂谁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