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
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
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
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
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
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逸翮望绝霄,见欲凌云端。
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
固知非天池,鸣跃同所欢。
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
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
折翮悲高风,苦饥候朝餐。
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
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
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
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
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
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
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逸翮望绝霄,见欲凌云端。
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
固知非天池,鸣跃同所欢。
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
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
折翮悲高风,苦饥候朝餐。
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
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高山之巅,面对广阔泽地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孤独坚贞、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如芦花的干枯、大泽的辽阔、青松的寒冷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持。
“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一句,说明诗人对于贤能之士独守清贫、坚持节操的艰辛历程有深刻的理解和同情。接着,“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表达了诗人对才能被错过的遗憾,以及希望得到英明君主赏识的愿望。
“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则是诗人自比,形容自己的品行如同清冽的霜雪,胸怀如同辽阔的江海。随后,“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大志向和不畏艰难的决心。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孤独与不安,而“逸翮望绝霄,见欲凌云端”则是对自由飞翔、超越世俗羁绊的向往。
接下来的“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固知非天池,鸣跃同所欢”一段,通过对自然奇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不平凡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最后,“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助,以及希望得到理解与支持的心声。而“折翮悲高风,苦饥候朝餐”则是对现实困境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精美的意象,展现了一位士人在时代的波涛中坚守节操、怀才不遇的悲壮与苍凉。
德人大江南,壶歌温玉帐。
三岁丰年玉,民倚嵩华壮。
政碑满七尺,赐盖高一丈。
平生诗有声,行与李杜抗。
馀力到行草,妙合晋人样。
如此未赐环,颇复辜众望。
前时幕下生,今作倚门肮。
故国动远思,一夜清江涨。
身如龟甲卷,书自鱼乙放。
南风造新凉,爽气来叠嶂。
壶觞得自引,茵鼎保无恙。
愿公介厚禨,中卣调秬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