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借居鸬鹚山中一首呈方允迪道踪昆仲》
《借居鸬鹚山中一首呈方允迪道踪昆仲》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古风

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

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

云容何润泽,下有隐君子。

乐此山水音,清若变流徵。

怪我从何来,尘土两目眯。

寇戎在江浒,荐食心未已。

赤囊走边报,朝暮异忧喜。

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

古来成败事,不入山中耳。

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

酌泉得醒心,茹朮可不死。

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借居于鸬鹚山中的生活体验与心境变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以动态的描写开篇,长松在高寒中摇曳生姿,溪水在山涧中潺潺流淌,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接下来,“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运用拟声词,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天籁之音相融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演奏着和谐的乐章。云层的润泽与隐居者的形象相互映衬,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乐此山水音,清若变流徵”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喜悦之情,山水之声如同音乐一般,给人以心灵的洗涤。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此,而是意识到外界的纷扰与忧虑,如“怪我从何来,尘土两目眯”,反映出他对世俗尘嚣的警惕与反思。

接着,诗人转而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寇戎在江浒,荐食心未已”,表达了对边疆安全与国家安定的深切忧虑。然而,在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之下,诗人仍然保持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认为隐居生活自有其独特的乐趣与价值。

最后,“古来成败事,不入山中耳。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表达了诗人希望晚年能够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平静。而“酌泉得醒心,茹朮可不死”则寄托了诗人对于精神与身体双重健康的追求。同时,“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暗示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隐居之乐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其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不平歌

不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
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0)

梧叶儿·秋来到

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
梧桐树,叶又黄。
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0)

双调·水仙子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
大纲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

(0)

普天乐 咏世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0)

普天乐·雨儿飘

雨儿飘,风儿扬。
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
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
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0)

鹧鸪天·乍学琵琶已断肠

乍学琵琶已断肠。
锦绦银甲玉悬*。
春风琼树声逾稳,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
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凤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