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昔年寺,塔留雷半焚。
我来白日静,钟落青山闻。
乱石开云气,晴池散鸟群。
迟回兴不尽,林叶落纷纷。
伏虎昔年寺,塔留雷半焚。
我来白日静,钟落青山闻。
乱石开云气,晴池散鸟群。
迟回兴不尽,林叶落纷纷。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游道场山》描绘了作者游览一座古老的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伏虎昔年寺,塔留雷半焚”以历史的痕迹起笔,暗示这座寺庙曾有过辉煌,但塔楼已遭受雷击,部分损毁,显得沧桑而神秘。
颔联“我来白日静,钟落青山闻”转而写作者此刻的游历,阳光普照,寺庙内一片宁静,只有钟声悠扬,穿透青山,显得空灵而深远。
颈联“乱石开云气,晴池散鸟群”进一步描绘环境,乱石间云雾缭绕,晴朗的池塘边鸟儿飞翔,动静结合,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尾联“迟回兴不尽,林叶落纷纷”表达了诗人游兴未尽,流连忘返,而此时林中落叶纷飞,更添了几分秋意和诗意,寓情于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场山的景象和历史遗迹,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与欣赏,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池上百草绿,春城黄鸟吟。
玉壶清酒与君别,青山去后空云林。
问君此行何慷慨,一啸扬眉起沧海。
须使功名及早成,莫教绿鬓流年改。
拂剑酣歌四座倾,共看仙籍快登瀛。
上林奏赋久相待,宣室求贤方未宁。
纵醉临岐不知晚,落渚萧萧送归雁。
别路云程两地分,目极烟江去帆远。
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
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
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
三殇无怨苛,四表罔不谐。
尔行独何之,万里触炎埃。
五岭表异服,更邈天一涯。毒蜧?人肌,瘴露冒草莱。
荷戈方前驰,夙夜敢怠哉。
去去逐行侣,悠悠念中怀。
心存长相思,身没沦死灰。
愿同六月志,倚轮为徘徊。
落日云始暝,长啸悲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