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
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
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
三殇无怨苛,四表罔不谐。
尔行独何之,万里触炎埃。
五岭表异服,更邈天一涯。毒蜧?人肌,瘴露冒草莱。
荷戈方前驰,夙夜敢怠哉。
去去逐行侣,悠悠念中怀。
心存长相思,身没沦死灰。
愿同六月志,倚轮为徘徊。
落日云始暝,长啸悲风来。
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
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
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
三殇无怨苛,四表罔不谐。
尔行独何之,万里触炎埃。
五岭表异服,更邈天一涯。毒蜧?人肌,瘴露冒草莱。
荷戈方前驰,夙夜敢怠哉。
去去逐行侣,悠悠念中怀。
心存长相思,身没沦死灰。
愿同六月志,倚轮为徘徊。
落日云始暝,长啸悲风来。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道上观别者》描绘了一幅深情而悲壮的离别场景。首句“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以山鸟的哀鸣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接下来,“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对倾诉对象的缺失。
诗人接着将希望寄托于圣人出现,象征着光明的到来,“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正义。然而,现实中的别离却充满艰辛,“尔行独何之,万里触炎埃”,行者将面临遥远而艰难的旅程。
“五岭表异服,更邈天一涯”描述了旅途的遥远和地域的差异,暗示了前方的未知与危险。“毒蜧?人肌,瘴露冒草莱”则生动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增加了旅途的苦难。
尽管如此,诗人仍表达出坚定的决心,“荷戈方前驰,夙夜敢怠哉”,表明他决心前行,不畏艰险。最后,“去去逐行侣,悠悠念中怀”,表达了对同伴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别离的景象和旅途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坚韧。结尾处的“愿同六月志,倚轮为徘徊”和“落日云始暝,长啸悲风来”,更是以景寓情,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氛围。
春水船轻。似坐来天上,远向津门。
花花牵去梦,草草引清尊。香锦暖、柳绵温。
落日断霞明。怕者番、绿波南浦,照见消魂。
昨宵花灿银藤。有半规残月,浅晕离痕。
搴芳还觅句,小阁夜黄昏。招隐桂、出山云。
剪烛话纷纷。约归期、有如白水,重续鸥盟。
濛濛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
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
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
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
多少苦雨酸风,障游蜂不入,晴丝难逗。
云晴曲房深,听辘轳银甃。
隔住红灯花外影,清露下、香浓金兽。偏又。
到月照流黄,夜凉时候。
情网丝丝绾。问花神、飘香坠粉,是谁分判。
才见花开花又落,不念惜花人惋。
禁不得、猛风吹断。
总有游魂知旧路,奈匆匆、短劫韶光换。
空怅望,海山远。
优昙那许常相伴,照慈帏、残灯尚在,梦回不见。
十二碧城缥缈处,去去来来如幻。
倩好手、图成小卷。
尘世自生烦恼障,暮年人、咄咄书空唤。
司花史,瑶池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