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一径,瑶琴三弄,人在清凉极处。
萧萧疑雨又疑风,倚怪石、苍苔珠树。
云中仙鹤,花间雏凤,万里丹山平步。
更邀明月照幽篁,消受这、满身香雾。
琅玕一径,瑶琴三弄,人在清凉极处。
萧萧疑雨又疑风,倚怪石、苍苔珠树。
云中仙鹤,花间雏凤,万里丹山平步。
更邀明月照幽篁,消受这、满身香雾。
这首《鹊桥仙》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开篇“琅玕一径,瑶琴三弄”,琅玕即翠竹,瑶琴象征高雅的音乐,暗示着诗人身处一个清幽脱俗的环境之中,以琴声寄托情感。接着“人在清凉极处”一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清冷与诗人的超然心境。
“萧萧疑雨又疑风,倚怪石、苍苔珠树”四句,通过拟声词“萧萧”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既似雨落又似风吹的氛围,同时借助怪石、苍苔、珠树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奇特与美丽。这里的“珠树”可能是指挂满露珠的树木,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气息。
“云中仙鹤,花间雏凤,万里丹山平步”三句,将视野拉远,描绘了仙鹤在云端翱翔,雏凤在花间嬉戏,以及丹山之上行进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生机。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更有心灵上的触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最后,“更邀明月照幽篁,消受这、满身香雾”两句,以邀请明月共赏幽篁,享受弥漫四周的香雾,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鹊桥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人文之思的艺术世界,展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审美追求。
睿想追嘉豫,临轩御早秋。
斜晖丽粉壁,清吹肃朱楼。
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
小臣参广宴,大造谅难酬。
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
晓开蓂叶初,景丽星鸟春。
藻思贞百度,著明并三辰。
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
衢酒和乐被,薰弦声曲新。
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