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舷独倚。渐远云山千百里。到处情多。
到处无情又奈何。沧波万叠。心光不共波光灭。
海阔无边。收拾清愁更惘然。
危舷独倚。渐远云山千百里。到处情多。
到处无情又奈何。沧波万叠。心光不共波光灭。
海阔无边。收拾清愁更惘然。
这首《减兰》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危舷独倚”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在船头的情景,暗示着孤独与思考的氛围。接着,“渐远云山千百里”,随着船只的前行,远处的云山逐渐展开,展现出辽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情感的延伸与扩展。
“到处情多,到处无情又奈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情感的复杂感受。在不同的地方,情感时而丰富,时而淡漠,这种矛盾与无奈的情绪,反映了人生的多变与不可预测性。
“沧波万叠,心光不共波光灭。”这里的“沧波”指的是广阔的水面,与“心光”相对应,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光明与希望。然而,这光芒并不随波光一同消失,暗示着即使面对生活的波折与挑战,内心的光明依然存在,不失为一种坚韧与乐观的态度。
“海阔无边,收拾清愁更惘然。”最后两句将视野进一步扩大至浩瀚的大海,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感慨。面对无尽的忧愁,试图将其收拢,却发现自己更加迷茫。这种对自我情感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整体而言,《减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壮丽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感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