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抱城堙,东去日潾潾。
丰沛至今存,汉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为,独叹往来频。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沦。
每见沛父老,旅行泗水滨。
鸡犬如昨日,此亦非昔民。
空传泗水厚,井邑疑未真。
城外绿杨柳,高帘悬风尘。
犹有卖酒家,王媪几世亲?
高庙神灵在,英雄却笑人。
泗水抱城堙,东去日潾潾。
丰沛至今存,汉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为,独叹往来频。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沦。
每见沛父老,旅行泗水滨。
鸡犬如昨日,此亦非昔民。
空传泗水厚,井邑疑未真。
城外绿杨柳,高帘悬风尘。
犹有卖酒家,王媪几世亲?
高庙神灵在,英雄却笑人。
这首明代诗人归有光的《沛县》描绘了泗水环绕沛城的景象,河水东流不息,暗示着历史的长河。诗人感慨于沛县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变迁,曾经的丰沛之地,汉代的辉煌已成千年的回忆。他自问为何身陷困境,只能频繁地来往于此,感叹封侯无望,时光荏苒,自己仿佛在日复一日的沉沦中度过。
诗人见到沛县父老在泗水边行旅,鸡犬之声依旧,但人事已非,让人怀疑眼前的一切是否真实。他质疑流传的泗水深厚之说,城外的绿杨柳和风尘中的高帘,似乎都在诉说着世事沧桑。尽管还有卖酒人家,王媪或许已历经数代,但高庙的神灵似乎并未改变对世人的审视,英雄们的故事如今看来,更像是一种讽刺。
整首诗以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往荣光消逝的哀叹,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归有光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
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信相并传。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偏。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
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
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
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
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和乐天赠樊著作》【唐·元稹】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贻之千万代,疑信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偏。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https://shici.929r.com/shici/HxgvII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