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非不乐,富贵竟何加。
岁月流年晚,山川行路赊。
学须千古到,行畏一毫差。
阃阈相期远,宁惟效兔罝。
诗书非不乐,富贵竟何加。
岁月流年晚,山川行路赊。
学须千古到,行畏一毫差。
阃阈相期远,宁惟效兔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和子忠弟见寄元韵》。诗中表达了对学问与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诗书非不乐”,诗人先表明自己对诗书的喜爱并非假意,接着“富贵竟何加”一句,提出了对财富地位的质疑,认为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或价值。随后,“岁月流年晚,山川行路赊”描绘了时光流逝,人生道路漫长而艰难的景象。
“学须千古到,行畏一毫差”强调了学习的持久性和实践的谨慎态度,认为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在行动上,哪怕是最微小的错误也可能导致失败。最后,“阃阈相期远,宁惟效兔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即使面对遥远的目标和困难,也要坚持不懈,不只追求表面的成就,而是要深入本质,如同捕兔者一样精准地把握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学问和道德的深邃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
晚钟流岩壑,寻声经叠嶂。
重游二十年,云山故无恙。
来登四宜堂,聊此息筇杖。
老桂渐凋残,吾生岂强壮。
凭轩送远目,百里纳清旷。
晴雪漫陂陀,香风透屏障。
花影连湖光,夕阳摇滉漾。
俄顷寒烟凝,岚岭换形相。
夜投还元阁,高枕鸟巢上。
风雨惊梦魂,松涛入纸帐。
条山苍苍河水黄,大贤钟毓非寻常。
儿童走卒识君实,至今青简生辉光。
天将元老资有宋,范韩文富道继昌。
公乎正色发伟议,伊训说命同敷扬。
传闻中国相司马,辽人拱手戢朔方。
奈何功德未及竟,凤凰忽逝麒麟藏。
转使奸回窃国柄,碑刊元祐覆纪纲。
当时墓碑题御笔,清忠粹德昭炜煌。
钜手万言勒神道,学士振藻铿琳琅。
一朝被谗忽摧毁,马鬣空见斧与堂。
墓门闭向六百载,公名自共河山长。
整冠下拜瞻且肃,松柏声入清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