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储潭庙留题》
《至储潭庙留题》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五老峰微楚路分,赣滩犹礼洞庭君。

行空铁马寒嘶露,带月苍龙夜吼云。

琼佩倩谁招帝女,桂浆聊复奠灵氛。

清吟寄远成孤绝,思入沧江白雁群。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孙蕡对储潭庙的留题之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首联“五老峰微楚路分,赣滩犹礼洞庭君”以五老峰与楚地、赣滩与洞庭湖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暗示着庙宇所在之地的地理特色与历史积淀。

颔联“行空铁马寒嘶露,带月苍龙夜吼云”运用生动的意象,将庙宇周围的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铁马在空中行进,寒露中嘶鸣,苍龙则在月光下咆哮,云雾缭绕,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思考。

颈联“琼佩倩谁招帝女,桂浆聊复奠灵氛”转而表达对庙宇神灵的敬仰与怀念。琼佩象征着珍贵的装饰品,这里借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帝女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女,诗人似乎在寻求某种超凡的力量或指引;桂浆则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饮品,此处用来寄托对神灵的祭奠之情。这一联既体现了对神灵的虔诚,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尾联“清吟寄远成孤绝,思入沧江白雁群”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吟诵、思绪飘远的情景。清吟之声在远方回荡,显得格外孤独,仿佛融入了无尽的思绪之中。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白雁群相呼应,雁群的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吴僧能诗自号心听必欲求證为著转语庄子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吾闻至人踵息不以喉,师今心听欲废耳。

师能借听役以心,心我都忘听何起。

说空已是自缠缚,只此了然皆具足。

不如无听亦无心,渴则饮茶饥食粥。

(0)

次韵贾逢源见寄二首·其二

短发彫秋鬓,天风快晚晴。

闲唯欣有味,老不叹无成。

白石和云煮,青山带月耕。

无心少年事,慷慨乐从征。

(0)

东邻叟歌

君莫羡东邻叟,囊贮黄金动盈斗。

粉白黛绿眩目前,十二金钗围座右。

袖中曲谱贵新奇,五典三坟不知有。

往来冠盖尽英豪,骏马金鞍结良友。

天公未必长尔私,有限欢娱岂能久。

华堂歘忽变荒丘,落日牛羊乱驰走。

羡君莫笑西家翁,身长七尺眉颊丰。

闭门不肯学干谒,半世不识王与公。

无心去较蝇头利,有口懒谈麟阁功。

茅屋颓垣常漏月,麻衣短袂不蔽风。

储乏陈红之五斗,心有至赤之孤忠。

对客张眉唯说理,向人扪腹肯话穷。

胸中豪气千丈虹,壮志不下陈元龙。

百年富贵如飘蓬,是非荣辱转眼空。

珊瑚数尺壮安庸,季伦愚痴真騃童。

梦回金谷春已去,欲寻往事俱无踪。

但见荒烟衰草寂寞栖春红。

繁花散乱歌舞歇,行人抚掌笑石崇。

首阳山人恨不逢,食薇不饱乐在中。

至今姓字不磨灭,皎如白月悬高穹。

但见天地之内,光辉照耀南北连西东。

清风遐播亿万古,而我无尽物有终。

俯视沈酣声利辈,空中短燄风里虫。

(0)

春梦轩,为江西按察司书吏张永年赠别

百年妄引几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

蝶戏落花真自适,莺啼深院欲谁惊?

卢郎此去应如愿,宋玉从来最有情。

一枕好风吹酒觉,不愁春梦不分明。

(0)

红情.海棠

东风生色。正锦帷障暖,猩红云密。

我见犹怜,乞借微阴护倾国。

一笑钗横鬓亸,新睡起、娉婷无力。

但玉肌、懒近熏炉,遗恨在芳泽。狼藉。破苔碧。

看细雨酿寒,卷帘烟滴。画栏漫拍。

金谷春深酒怀窄。

还怕轻妆未整,呼绛蜡、重寻兰夕。

悄未许、冰雪里,野梅聘得。

(0)

瑞鹤仙.寿序庵乃岳东峰何翁八十

正高秋极目。爱东峰、晓日芙蓉矗矗。万叠烟霞簇。

指仙翁家住,洞天岩谷。童颜鹤骨。

恣潇洒、茂林修竹。

更闲来扫石,焚香一炷,弹琴数曲。

佳辰才过中秋,月轮犹照,金尊华屋。向平愿足。

那羡纡朱腰玉。

喜婆娑过了,八十年光,见尽是非荣辱。

愿从今难老,占却人间五福。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