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天高气最清,小庭幽处转通明。
凭谁描取西风色?红蓼疏花倚晚晴。
木落天高气最清,小庭幽处转通明。
凭谁描取西风色?红蓼疏花倚晚晴。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傍晚的景色,"木落天高气最清"写出了秋高气爽的季节特点,落叶稀疏,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小庭幽处转通明"则转向了庭院内部,幽静的小径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明亮,透出一种宁静的美。
"凭谁描取西风色"诗人感叹,如此美丽的秋景,谁能准确描绘出那西风的色彩和韵味呢?这里西风不仅代表了季节转换,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最后"红蓼疏花倚晚晴"以红蓼(一种秋季开花的植物)和稀疏的花朵在晚霞映照下的景象作结,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又寓含了诗人淡淡的孤寂与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晚晴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情感。
清朗旷六合,日午静庭柯。
酒气如花浓,慈颜何其和。
丹梯矗霄汉,步屧响纷罗。
文窗四面开,人与楼俱峨。
俯视汀鸥集,仰看云雁过。
是日风雨恬,满城佳气多。
黄华称白发,绮席映微酡。
膝前遍茱萸,谈笑胜笙歌。
虽无八座荣,娱老犹婆娑。
昔年居蓬岛,游泳皆恩波。
今喜依南陔,清风蔼盘阿。
以今追思昔,欢乐当如何。
幼慧古艳称,惊奇我未见。
士为文翁出,翩翩多秀茜。
中有二雏凤,玉映尤堪羡。
文场初及锋,三艺脱稿便。
余勇夸记诵,任举经与传。
堂前指试题,故实窘群彦。
解围乃小郎,一军惊试院。
更示未见书,长篇但流眄。
循环令反复,一一珠贯线。
太守爱才心,得此益欢忭。
腹笥欲其充,推食有公膳。
体段望其大,量衣有官绢。
谓我忝师席,双双介请见。
我本空空如,执经愧北面。
顾兹磊落英,敢吝刍荛献。
美玉攻他山,精金出百炼。
先开花恐伤,易沽价必贱。
庭前养双梧,培基更除蔓。
不忧干霄难,立根要刚健。
古人非甚愚,读书每千遍。
小学本庸言,毕生艰体验。
羡子不离膝,依依尚孺恋。
所学在晨昏,所亲非笔砚。
世岂无英姿,未几突而弁。
朝旭方东升,光采抑何绚。
计程历尚遥,努力期无倦。
文史足方朔,正字作刘晏。
奇慧奚须夸,德业副余念。
《示萧汤二童子》【清·刘绎】幼慧古艳称,惊奇我未见。士为文翁出,翩翩多秀茜。中有二雏凤,玉映尤堪羡。文场初及锋,三艺脱稿便。余勇夸记诵,任举经与传。堂前指试题,故实窘群彦。解围乃小郎,一军惊试院。更示未见书,长篇但流眄。循环令反复,一一珠贯线。太守爱才心,得此益欢忭。腹笥欲其充,推食有公膳。体段望其大,量衣有官绢。谓我忝师席,双双介请见。我本空空如,执经愧北面。顾兹磊落英,敢吝刍荛献。美玉攻他山,精金出百炼。先开花恐伤,易沽价必贱。庭前养双梧,培基更除蔓。不忧干霄难,立根要刚健。古人非甚愚,读书每千遍。小学本庸言,毕生艰体验。羡子不离膝,依依尚孺恋。所学在晨昏,所亲非笔砚。世岂无英姿,未几突而弁。朝旭方东升,光采抑何绚。计程历尚遥,努力期无倦。文史足方朔,正字作刘晏。奇慧奚须夸,德业副余念。
https://shici.929r.com/shici/M3ZUMcT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