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退院诗十四首·其四》
《退院诗十四首·其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堪嗟吾道失真传,名实相亏愧昔贤。

光大祖宗凭法鼓,虚沾信施费官钱。

算来底事何人少,空把光阴暗里迁。

损己为人真个话,蹉跎三十又三年。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行与世事的深刻反思。首联“堪嗟吾道失真传,名实相亏愧昔贤”中,“堪嗟”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感叹,诗人认为自己在修行之道上失去了真正的传承,名不符实,让先贤感到羞愧。颔联“光大祖宗凭法鼓,虚沾信施费官钱”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通过法鼓弘扬祖先的教诲,却在信施(信徒捐赠)上耗费了官府的钱财,似乎忽略了实质性的修行价值。

颈联“算来底事何人少,空把光阴暗里迁”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修行成果的匮乏,诗人反思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真正有所得者寥寥无几。尾联“损己为人真个话,蹉跎三十又三年”点明了诗人的自我反省,认为真正的修行应该是牺牲自我以助人,而不是徒然浪费时光。诗人感慨自己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三十年,但成效甚微,充满了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和对真正修行意义的追问。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大隐庵开士殊无别远翠楼

坐来未觉西山远,紫翠千重隔画阑。

此地岂容携酒到,任谁只许捲帘看。

佛炉香共朝云散,客碗茶分雪乳寒。

一自得陪清论后,此心不用倩师安。

(0)

题推官赠行卷

圣主搜贤及海隅,王褒歘起应时须。

澧兰处处歌公子,楚国人人颂大夫。

藉甚姓名登制命,沛然霖雨下云衢。

力田孝悌兴岩穴,何异福王遗画图?

(0)

湖楼

楼前芳树碧盈盈,付与幽禽自在鸣。

堤上马驮红粉过,湖中人载画船行。

日长燕子语偏好,风暖杨花体更轻。

何限才情被花恼,独教书记得狂名。

(0)

惆怅六首·其六

至今惆怅在东城,结伴看花取次行。

辇道驻车招饮妓,宫墙回马听流莺。

星河织女从离别,海水蓬莱见浅清。

不有酒船三万斛,此生怀抱向谁倾?

(0)

投赠潞国公承旨学士张仲举

汉家旧德有桓荣,赤舄登朝羽翼成。

三晋凤鸣千载会,两河龙现五云迎。

独于社稷多难日,复使君臣大义明。

自念昔曾亲几杖,颂声惭后鲁诸生。

(0)

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

余生行年将六十,不知何者为忧戚。

富贵不骄贫贱安,以此存心度朝夕。

往年承乏佐中书,大官羊膳供堂食。

只今赐老作编氓,衣食信天无固必。

陋巷箪瓢如素居,不管茅茨春雨湿。

门前载酒求赋诗,锦轴牙签日堆积。

在官不置负郭田,既老翻得稽古力。

毁誉都忘月旦评,姓名不上春秋笔。

朝米不烦邻僧送,暮米不烦太仓籴。

我亦一饭不忘君,文人相轻所不及。

伤哉白首杜拾遗,入蜀还秦劳辙迹。

文章盖世亦何为,妻子相看百忧集。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