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分明在半途。
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分明在半途。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胜所作的第二首偈语。它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探讨了生命与杀戮的关系。"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寓意深刻。"护生"通常与慈悲为怀、反对杀戮相联系,但这里却说要通过"杀"来达到保护生命的目的,这暗示了一个超越表面的智慧:只有彻底理解并接受世间万物的因果循环,包括生命的消亡,才能真正实现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会得个中意,分明在半途"进一步揭示,真正的领悟并非在开始时,也不是在结束时,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即"半途",也就是对生死轮回的深刻体验和理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死亡与慈悲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
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
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
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
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
江花随我开,江月随我起。
把卷坐江楼,高呼曰子美。
一啸水云低,图开幻神髓。
列幕平沙夜寂寥,楚云燕月两迢迢。
征人自是无归梦,却忱兜鍪卧听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