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罨翠百花馣,山馆重临春正酣。
更值晴明穷远目,具区无际雪涛涵。
千峰罨翠百花馣,山馆重临春正酣。
更值晴明穷远目,具区无际雪涛涵。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行宫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山林的勃勃生机与晴朗天气下的开阔视野。
首句“千峰罨翠百花馣”描绘了群山覆盖着翠绿的植被,百花竞相绽放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色彩斑斓。这里的“罨翠”形象地表现了山色的浓郁,“百花馣”则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繁多、种类丰富的场景。
次句“山馆重临春正酣”则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这山间馆舍时,正值春意盎然的时刻。这一句不仅强调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和多次造访的经历。
第三句“更值晴明穷远目”进一步描绘了在晴朗明媚的天气下,诗人尽情眺望远方的景象。这里的“穷远目”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无限远方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
最后一句“具区无际雪涛涵”将视线拉回广阔的湖面,用“具区”指代太湖,描绘了湖面上波涛汹涌、仿佛连绵不绝的景象。这里的“雪涛”不仅形容了湖水的壮阔,也暗示了春天湖面的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灵岩行宫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捲去绿云桑已少,箔头有丝蚕欲老。
月馀辛苦见成功,作簇不应从草草。
南北习俗久不同,彼此更须论拙巧。
北簇多露置,积叠仍忧风雨至。
南簇俱在屋,施之蚕北良未足。
南北簇法当约中,别搆长厦方能容。
外周层架蒿草平,内备火患通人行。
饲却神桑丝已吐,女洒桃浆男打鼓。
作茧直须三日许,开簇团团不胜数。
我家多蚕方自庆,得法于今还可證,免似向来多簇病。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
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
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
嵌窦玲珑削苍璧,宛如当年苏老之三峰。
浪齧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
渔人好饮君好奇,驼入君家博升斗。
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
岂知山人奄有一丘壑,只费平原五督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