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署衣冠自俨然,幽斋灯火坐思玄。
星河永夜窥三殿,礼乐明时际百年。
散帙雪披春槛外,焚香鹤引晚风前。
宵长耿耿尤瞻恋,天子亲祠晓未眠。
仙署衣冠自俨然,幽斋灯火坐思玄。
星河永夜窥三殿,礼乐明时际百年。
散帙雪披春槛外,焚香鹤引晚风前。
宵长耿耿尤瞻恋,天子亲祠晓未眠。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和斋夕诗又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重的夜晚景象。首句“仙署衣冠自俨然”,以仙署(可能指官署或学府)的官员们身着整齐的服饰,暗示了夜晚的严肃与尊贵氛围。接下来,“幽斋灯火坐思玄”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书斋中,独自沉思深奥的哲理,灯火微照,营造出一种清寂而思索的意境。
“星河永夜窥三殿”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读者带入广阔的星空下,想象着宫殿在深夜的静谧中,仿佛连星辰也在凝视着那宏伟的建筑群。“礼乐明时际百年”则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认为当前是礼仪昌明的时代,这样的和平岁月值得百年庆祝。
“散帙雪披春槛外”描绘的是打开书卷的情景,如雪花般洁白的纸页在春风中轻轻翻动,显示出作者的勤奋好学。“焚香鹤引晚风前”则通过焚烧香料,引入晚风,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气息,仿佛仙鹤引领着风的旋律。
最后两句“宵长耿耿尤瞻恋,天子亲祠晓未眠”,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时光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天子清晨祭祀活动的敬仰,他甚至因为这种情感而彻夜未眠。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神圣,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
雨过天如沐,回山浓翠侵。
平桥带野水,涓涓绕竹林。
茅屋阒无人,案上横素琴。
白鹭正熟睡,杳无羡鱼心。
维舟欲渡谁,柳岸烟沉沉。
长啸在何处,惆怅隔云岑。
老渔取鱼倍知津,设网提纲疑有神。
船头兀坐如鸱蹲,忽然一举千百鳞。
涎沫盈筥趋早市,掌握铜腥俱是利。
陂湖漠漠水连天,尽欲留为子孙计。
书生白首困嚅嗫,世乱身危舟一叶。
君不见孟尝门下客三千,此日冯驩正弹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