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烟横晚江,江树不可辨。
远山虢国眉,近山鬒不变。
谁将元气夜半翻,凌乱少陵好东绢。
幽人绝流一苇航,应恨可人不相见。
千村万落路不通,恐有闭门忘世翁。
孔明渐老安石卧,谁为苍生起卧龙。
须臾云树开苍茫,始识九疑分潇湘。
良工出自何水部,妙思已落陈思王。
陈思王,今葛谢,袖中翛翛有造化。
萧斋晏坐对图画,时发云霖润天下。
苍烟横晚江,江树不可辨。
远山虢国眉,近山鬒不变。
谁将元气夜半翻,凌乱少陵好东绢。
幽人绝流一苇航,应恨可人不相见。
千村万落路不通,恐有闭门忘世翁。
孔明渐老安石卧,谁为苍生起卧龙。
须臾云树开苍茫,始识九疑分潇湘。
良工出自何水部,妙思已落陈思王。
陈思王,今葛谢,袖中翛翛有造化。
萧斋晏坐对图画,时发云霖润天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曹民部藏何太守山水障歌》,通过对晚江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深沉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苍烟横晚江,江树不可辨",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上弥漫着苍茫的烟雾,远处的树木在暮色中难以分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远山虢国眉,近山鬒不变",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山比作女子的黛眉,近山则像乌黑的秀发,形象地展现了山峦的层次和色彩变化。接下来的诗句"谁将元气夜半翻,凌乱少陵好东绢",借元气翻腾的意象,赞美山水画的生动与韵味,暗示画师技艺高超。
"幽人绝流一苇航,应恨可人不相见",写出了诗人对山水画中隐逸之人的想象,表达了对画家未能捕捉到山水间那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遗憾。"千村万落路不通,恐有闭门忘世翁",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暗示了画家可能因专注于艺术而忽略了世事变迁。
最后几句,诗人感慨"孔明渐老安石卧,谁为苍生起卧龙",以诸葛亮和王安石的典故,呼唤能者出世,拯救百姓于困顿之中。"须臾云树开苍茫,始识九疑分潇湘",再次回到画面本身,赞美画中云雾缭绕的山水之美,以及从中感受到的潇湘山水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山水画的描绘,既赞美了画艺,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祝允明深厚的艺术鉴赏力和人文关怀。
群生各有趣,营虑自缠结。
名网智已罗,利械愚所绁。
古今递主客,真赝两兴灭。
洗然大人意,杳与能者别。
不必条蔓荣,中自老根节。
曾非故饶培,独得较霜雪。
蛟龙无安舟,虎兕有危辙。
将能此人追,得匪合明哲。
君侯昂然百夫雄,近之和气如春风。
扬眉高论多折衷,众人敛衽称名通。
发为诗章灿璧琮,气豪笔健敏且工。
口占欲使十手供,春云容与朝霞烘。
肯如空阶号秋虫,槁项岩穴甘老穷。
是将织文裨衮龙,润色造化分天功。
奏之清庙流笙镛,宜使正笏趋槐枫。
发舒平生学古胸,时吐奇论惊群公。
久矣高门映衰宗,金兰投分自诸翁。
我尝联曹愧凡庸,竭蹶道上昔所同。
朔雪扑面花蒙茸,六龙先路如云从。
重来苕溪奉从容,好若胶漆始且终。
先后唱和如歌钟,君还清班朝九重。
我将毂下居治中,他时涉笔朱墨丛。
已见矫翼凌长空,一笑道旧双颊红。
《送赵有翼监丞造朝供职》【宋·曾协】君侯昂然百夫雄,近之和气如春风。扬眉高论多折衷,众人敛衽称名通。发为诗章灿璧琮,气豪笔健敏且工。口占欲使十手供,春云容与朝霞烘。肯如空阶号秋虫,槁项岩穴甘老穷。是将织文裨衮龙,润色造化分天功。奏之清庙流笙镛,宜使正笏趋槐枫。发舒平生学古胸,时吐奇论惊群公。久矣高门映衰宗,金兰投分自诸翁。我尝联曹愧凡庸,竭蹶道上昔所同。朔雪扑面花蒙茸,六龙先路如云从。重来苕溪奉从容,好若胶漆始且终。先后唱和如歌钟,君还清班朝九重。我将毂下居治中,他时涉笔朱墨丛。已见矫翼凌长空,一笑道旧双颊红。
https://shici.929r.com/shici/jYprE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