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声如雨上高楼,云自横空月自流。
边地星河还对酒,劳生情感不宜秋。
灵仙所恨牵何事,尘世端怜失自由。
祇有无穷儿女意,青天碧海共悠悠。
虫声如雨上高楼,云自横空月自流。
边地星河还对酒,劳生情感不宜秋。
灵仙所恨牵何事,尘世端怜失自由。
祇有无穷儿女意,青天碧海共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登楼所见的景象,以虫鸣和月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虫声如雨上高楼",运用比喻,将虫鸣比作密集的雨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喧闹并存。"云自横空月自流",写出了天空中云彩的流动和月亮的流转,暗示时光的流逝。
诗人身处边地,面对星河对酒,表达的是在劳碌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劳生情感不宜秋",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慨,认为秋天的萧瑟更添愁绪。接着,诗人反思自己被尘世琐事牵绊,失去了自由,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最后两句"唯有无穷儿女意,青天碧海共悠悠",则转向了对人间亲情的温情寄托,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仍珍视与家人的感情,这种情感如同青天碧海般广阔深远,永恒不变。
整体来看,这首《龙州七夕》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
子昔负奇气,携书游泮庠。
学成迈流辈,策足驰康庄。
袖然掇乡荐,职教居蜀邦。
乐育著成绩,升擢闽海旁。
讲道心靡懈,善诱极周详。
于兹复九载,化雨深门墙。
既最天官考,超秩严诠量。
谓子才力优,岂宜专一方。
分教登胄学,斯文有荣光。
时当仲冬候,旋载南京航。
河冰冻未坚,执别途路长。
翔风振林木,鸿雁鸣且翔。
徘徊不能去,浩歌慨以慷。
愿言厉初志,为国成俊良。
作诗写朋好,白首无相忘。
君子谢时好,幽居恒晏如。
开轩种梅树,宛若临西湖。
托根既得所,不受纤尘污。
岁寒濯冰雪,粲粲明肌肤。
幽芳袭图史,疏影交座隅。
於焉企高洁,澹泊聊自娱。
一朝领文教,中道异所趋。
梦寐二十载,延想徒踟蹰。
素心谅可托,白首期不渝。
他时幸归老,庶以返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