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十二首·其五》
《临江仙十二首·其五》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一院秋灯初过雨,月儿檐际纤纤。

桐枝斜飐玉阶前。暗闻风叶响,人影隔疏帘。

刚是辘轳金井歇,夜深还动筝弦。

微云清露乍凉天。画栏闲似水,梧子落谁家。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雨后的庭院、月光、桐树、风声、人影、辘轳、金井、筝弦、微云、清露、画栏以及落叶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一院秋灯初过雨”,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夜的庭院,刚刚经过雨水的洗礼,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接着,“月儿檐际纤纤”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光从屋檐间洒下的景象,既表现了月色的皎洁,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

“桐枝斜飐玉阶前”描绘了秋风吹动桐树叶,轻轻摇曳在玉阶前的情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暗闻风叶响,人影隔疏帘”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感,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存在与活动。

“刚是辘轳金井歇,夜深还动筝弦”两句,分别描绘了辘轳停止转动后井口的宁静与深夜里筝弦的悠扬,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情感的波动与内心的思绪。

最后,“微云清露乍凉天。画栏闲似水,梧子落谁家”四句,通过微云、清露、凉天、画栏、梧子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清凉与宁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季节更替、生命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游剑潭次区观察觉生韵

自有名诗镇,潜蛟罔敢腾。

山青头似佛,月白影随僧。

顽石偏通窍,恬波不起棱。

斯游非剑侠,一片道心澄。

(0)

诸罗守城歌

诸罗城,万贼攻,士民坚守齐效忠。

邑小无城祗篱落,众志相结成垣墉。

浸寻百日贼益讧,环数十里如蚁蜂。

援师三番不得进,山头连夕惟传烽。

是时矛戟修罗宫,阵为天魔车吕公。

吼声轰雷震遥岳,嘘气滃雾迷高穹。

孤军力支重围中,草根树皮枯肠充。

翾飞鸟雀不敢下,恐被罗取为朝饔。

裹疮忍饥犹折冲,壮胆宁烦蜜翁翁。

百步以外不遥拒,待其十步方交锋。

一炮打成血胡衕,尺腿寸臂飞满空。

戈头日落更夜战,万枝炬火连天红。

何当范羌拔耿恭,赴援舰已排黄龙。

会有长风起西北,扬帆直达沧溟东。

(0)

台湾杂咏

酿蜜波罗摘露香,倾来椰酒白于浆。

相逢歧路无他赠,手捧槟榔劝客尝。

(0)

晚渡安平

别浦津头渡,轻舟漾晚风。

波寒鸥出没,舵转岸西东。

衡宇苍烟外,牛羊落照中。

禽言花欲暮,云去岛俱空。

平濑沙倾斗,危樯月系弓。

剧怜沧海望,惆怅意何穷。

(0)

儿山太守六十正寿

须眉落落赵元叔,诗易彬彬夏敬公。

昔日黄堂今绿野,居然出处古人风。

(0)

庆飨老典

召伯循行属我公,优优布政到台中。

依然飨老施恩典,又设华筵醉老翁。

黄发共沾新雨露,白头如坐旧春风。

将军节钺遥临处,夹道欢呼万岁同。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