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
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
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
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
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与隐士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隐士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状态。诗中以“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开篇,形象地比喻了岁月的流逝和友情的坚固,如同白发与黄金一般珍贵。接着,“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隐士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闲适与自由,仿佛与山川树木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则揭示了隐士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理解的矛盾,他害怕外界的打扰,却又寻求与僧人的交流,表达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最后,“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表达了隐士想要将这份自然之美定格为永恒的愿望,同时也暗示着他对于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草堂深处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往事孤峰在,流年细草频。
但知其室迩,谁识所存神。
碑坏诗无敌,堂空德有邻。
吾今稍奸黠,终日酒边身。
巨鳌掀钓去,何代泛蓬瀛。
百里风光积,崇朝香气横。
盘根争耸拔,峻岭共峥嵘。
伞盖千重出,笙竽万籁声。
望高南镇越,势远北归溟。
涧险难穷路,花多不记名。
寒流飞白练,怪石叠苍琼。
雨向山腰下,云从洞口生。
乔松随岁古,异卉逐时荣。
近逼天风冷,遥瞻海日明。
淡烟轻纠素,修蔓密垂缨。
泉涌知无尽,崖危讶欲倾。
深沈宜造化,顷刻变阴晴。
游客逢岩住,归僧带月行。
更寻应有分,再到已忘情。
但恐看难遍,须知画不成。
惜哉居绝域,不得视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