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池阳旧治和吕子西韵》
《过池阳旧治和吕子西韵》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浮沈宦海几春秋,岁晚重来旧典州。

昔日青山虽在眼,故侯白发已盈头。

吟边感慨关情久,忙里工夫著意偷。

闻说峡江春涨晚,捲帆聊为此邦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chíyángjiùzhì西yùn
sòng / yuánshuōyǒu

shěnhuànhǎichūnqiūsuìwǎnzhòngláijiùdiǎnzhōu

qīngshānsuīzàiyǎnhóubáiyíngtóu

yínbiāngǎnkǎiguānqíngjiǔmánggōngzhùtōu

wénshuōxiájiāngchūnzhǎngwǎnzhìfānliáowèibāngliú

注释
浮沈:沉浮于仕途。
宦海:官场。
春秋:年月。
岁晚:晚年。
旧典州:旧日的州府。
昔:过去。
青山:青山。
虽:虽然。
在眼:在眼前。
故侯:故去的官员。
白发:白发。
吟边:吟诗时。
感慨:感慨。
关情:触动情感。
久:长久。
忙里工夫:忙碌中抽出的时间。
著意偷:刻意抽出。
闻说:听说。
峡江:某个有峡的江。
春涨晚:春天涨水迟。
捲帆:卷起船帆。
聊为:姑且。
此邦:这个地区。
翻译
在官场上浮沉多年,晚年再次来到这座旧日的州府。
过去的青山依旧在眼前,但故去的官员已满头白发。
在吟诗时满怀感慨,即使忙碌也努力抽出时间。
听说峡江春天涨水迟,我便决定乘船停留,为这个地区逗留一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过池阳旧治和吕子西韵》。诗中,作者以宦海生涯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浮沈宦海几春秋”描绘了诗人历经官场沉浮的漫长岁月,暗示了仕途的沧桑。次句“岁晚重来旧典州”则点明诗人晚年再次回到曾经任职的地方,带有淡淡的怀旧之情。

“昔日青山虽在眼,故侯白发已盈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青山依旧而故人已老的物是人非之感,流露出时光荏苒的哀叹。接着,“吟边感慨关情久,忙里工夫著意偷”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忙碌之中,也时刻不忘抒发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深情。

尾联“闻说峡江春涨晚,捲帆聊为此邦留”以峡江春水上涨的景象作结,诗人决定暂且停留,似乎是因为对故土的眷恋,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使得他决定因春水而驻足,寓含着深沉的人生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和眼前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深情。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贻华阳柳少府

系马乔木间,问人野寺门。

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

并坐石下堂,俛视大江奔。

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自非晓相访,触热生病根。

南方六七月,出入异中原。

老少多暍死,汗踰水浆翻。

俊才得之子,筋力不辞烦。

指挥当世事,语及戎马存。

涕泪溅我裳,悲气排帝阍。

郁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吾衰卧江汉,但愧识玙璠。

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

起予幸斑白,因是托子孙。

俱客古信州,结庐依毁垣。

相去四五里,径微山叶繁。

时危挹佳士,况免军旅喧。

醉从赵女舞,歌鼓秦人盆。

子壮顾我伤,我驩兼泪痕。

馀生如过鸟,故里今空村。

(0)

发刘郎浦

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

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

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晚相催。

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0)

望远行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馀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0)

题合欢

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

蝶绕西枝露,风披东干阴。

黄衫漂细蕊,时拂女郎砧。

(0)

立秋后自京归家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0)

暮律移寒火,春宫长旧栽。

叶生驰道侧,花落凤庭隈。

烈士怀忠触,鸿儒访业来。

何当赤墀下,疏干拟三台。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