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归家的图景。"篱落秋归见豆花",表明诗人在立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此时豆花盛开,增添了几分秋意。"竹门当水岸横槎"则描写了一种宁静的居住环境,竹门依水而建,给人以幽深之感。
接着,"松斋一雨宜清簟"表现了诗人在雨后松林中的斋室内,气氛清新,是读书或冥想的好时光。"佛室孤灯对绛纱"则描绘了一幅佛室夜景,孤独的灯光照耀着精致的丝织物,这里的环境既静谧又富有禅意。
诗中还通过"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沉重,他整日沉浸在忧愁之中,就像老鼠一般忙碌又无奈。而当时间缓慢流逝时,他却像是懒惰的蛇,不愿也不想有所行动。
最后,"西江近有鲈鱼否"询问是否有美味的鲈鱼,这不仅是对食物的期待,也反映了诗人归乡后的寻常百姓生活的向往。"张翰扁舟始到家"则提及了诗人张翰,可能是诗人朋友或知己,用以强调自己也如同他们一样,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归隐田园、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