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梦绿云端,此际思君蕙草寒。
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
每从斗畔占精气,转向樊中惜羽翰。
天禄藏书如可校,青藜夜色许谁看。
春风吹梦绿云端,此际思君蕙草寒。
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
每从斗畔占精气,转向樊中惜羽翰。
天禄藏书如可校,青藜夜色许谁看。
这首诗以春风为引,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春风吹梦绿云端”,春风轻拂,仿佛将梦境吹向了绿意盎然的云端,营造出一种飘渺而浪漫的氛围。次句“此际思君蕙草寒”,在这样的时刻,诗人的心却如同冬日里的蕙草,虽身处寒冷,但思念之情却更加浓烈。
接下来,“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两句,诗人以古代的北海和邺都作为背景,赞美友人才华横溢,名声远播,如同在文学的殿堂中早有建树。这种对才华的推崇,体现了对友人成就的敬佩与自豪。
“每从斗畔占精气,转向樊中惜羽翰”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注与欣赏。斗畔与樊中,分别代表了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与文学创作的环境,诗人说他常常在这些地方感受友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也珍惜着友人的才华与努力。
最后,“天禄藏书如可校,青藜夜色许谁看”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机会与友人一同校对书籍,共享知识的喜悦,以及期待在夜晚的青藜光线下,与友人共赏文学之美。这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流露出对文学事业的共同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崇高敬仰,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