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窗寒夜正迟迟,寂对残灯独咏诗。
小子学诗方避席,诸生读易俟抠衣。
饫闻玄圣从吾好,须信文王是我师。
流俗汨人非一日,昂藏莫负好男儿。
尘窗寒夜正迟迟,寂对残灯独咏诗。
小子学诗方避席,诸生读易俟抠衣。
饫闻玄圣从吾好,须信文王是我师。
流俗汨人非一日,昂藏莫负好男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吟诗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首句“尘窗寒夜正迟迟”,以“尘窗”和“寒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简朴与内心的专注。接着,“寂对残灯独咏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而专注的状态,通过“寂”字表现了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内心的沉静。
“小子学诗方避席,诸生读易俟抠衣。”这两句通过对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场景,表达了对后辈学子的期望和教导。前一句中的“避席”形象地描绘了学生在老师面前谦逊学习的姿态,后一句则通过“读易”和“抠衣”的细节,展现了学生们在学习经典时的虔诚态度。
“饫闻玄圣从吾好,须信文王是我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认为他们的智慧和教诲如同美食般滋养着自己的心灵,并坚信文王(周文王)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这种对先贤的仰慕和对知识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流俗汨人非一日,昂藏莫负好男儿。”这两句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指出不良的社会风气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鼓励年轻人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不要被世俗所淹没。同时,也寄寓了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使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学术追求和道德修养,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眼缬迷烟,唇朱缀蜡,依稀光透帘幕。
乍疑锦羽衔来,未许绀纱障却。
娇春稚蕊,有归院、金莲人约。
向夜阑、小簇疏红,怡认半簪梅萼。
试照影、一枝暗托。待破冷、数椒尚弱。
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
阳和未准,但背倚、银屏斜角。
尽化作、粉翅双蛾,飞趁玉堂铃索。
江湖载酒,遍青衫尘积。玉笛声中过三七。
道飘零杜牧、惯解伤春,原不为、歌扇酒旗凄悒。
惺惺还惜惜,侬自怜花,此意何曾要花识。
一霎画屏前、香梦迷离,尽后日。思量无益。
待提起重来、又伤心,怕门巷斜阳,落红如雪。
碧云忽堕中庭影,人间顿消残暑。
淡月初生,凉烟轻抹,才听数声疏雨。花香暗度。
正么凤寻巢,伶俜翠羽。
清露晨流,丰姿濯濯定如许。
苍苔色谁踏破,有个人幽独,仄径微步。
玉宇无尘,银河渐转,多少襄阳诗句。八义俊侣。
乍韵入冰丝,龙唇堪谱。啜茗平台,看吟成漫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