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梁迢递接西城,晓骑腾腾踏月明。
素魄随人如有意,馀光伴影最多情。
尘昏宝镜轮蹄动,树堕冰轮鸟雀惊。
却忆彤庭朝谒处,几番拥笏候鸡鸣。
金梁迢递接西城,晓骑腾腾踏月明。
素魄随人如有意,馀光伴影最多情。
尘昏宝镜轮蹄动,树堕冰轮鸟雀惊。
却忆彤庭朝谒处,几番拥笏候鸡鸣。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汴城八景(其五)金梁晓月》描绘了清晨时分汴京城中的一幕美景。首句"金梁迢递接西城",形象地展现了桥梁横跨城市西部,其金色轮廓在黎明的微光中显得格外醒目。"晓骑腾腾踏月明",通过描绘晨骑者的活动,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活力的氛围,月光洒在道路上,照亮了他们的行程。
"素魄随人如有意,馀光伴影最多情",诗人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说它似乎有意地伴随着人们的行踪,余晖与人影相映,显得深情而富有诗意。"尘昏宝镜轮蹄动",进一步描绘了车马行走时扬起的尘土,如同宝镜被晃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树堕冰轮鸟雀惊",写树木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冰霜,连鸟雀也被这景象所惊扰,增添了冬日清晨的寂静和神秘。最后,诗人回忆起在朝廷中早朝的情景,"却忆彤庭朝谒处,几番拥笏候鸡鸣",表达了对往昔官场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勤勉政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光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汴京城黎明时分的宁静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历史记忆,具有浓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