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
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
暮霭朝曦一生了,高天厚地两峰闲。
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
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
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
暮霭朝曦一生了,高天厚地两峰闲。
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峰寒之句名曰小玉山》。诗人以友人赠送的石头为题材,巧妙地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巧思的赞赏和对石头自然形态的描绘。
首联“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诗人回忆过去喜欢读书,现在却将目光转向眼前这双峰峻峭的石头,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颔联“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诗人想象自己在梦境中曾游历过大槐国,而眼前的石头仿佛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隐居的小玉山,寓言式的表达中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暮霭朝曦一生了,高天厚地两峰闲”,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日出日落,人生的短暂与天地的永恒形成对比,而这两座山峰则显得悠闲自在。
尾联“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诗人高度评价友人的石峰,认为其形象之美可与杜甫的诗句相媲美,甚至在艺术上可与杜甫的“玉山”一词相提并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赞美了友人的匠心独运,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神仙得者王方平,谁其继之阴长生。
飘然空飞五云軿,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明,宠光万柏森千龄。
峡山偪仄岷江萦,洞宫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
自从仙都启岩扃,明霞流电飞阳晶。
晖景下堕铄九冰,塞绝苦道升无形。
至今台殿栖竛竮,隋圬唐垩留丹青。
十仙怪奇溪女清,瑶池仙仗纷娉婷,琅璈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汗流呀气扶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聊记梗概知吾曾。
十分佳景媚冬残,好事天心不复悭。
已遣梅花斜竹外,更飘瑞叶向人间。
渔蓑晚色都堪画,羌笛春光亦度关。
想得东风来处路,白银宫阙锁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