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行中接俊游,不将千户比荆州。
自于种种推先手,可但区区放一头。
扬马不妨生绝代,邹枚未肯老诸侯。
天寒翠袖愁如织,应念尘侵季子裘。
鸿雁行中接俊游,不将千户比荆州。
自于种种推先手,可但区区放一头。
扬马不妨生绝代,邹枚未肯老诸侯。
天寒翠袖愁如织,应念尘侵季子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次韵杨师仁见赠》。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鸿雁和马匹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俊才辈出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朋友间相互提携、共同进退的深厚友谊。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寒冷天气中衣物不温暖的担忧。
"鸿雁行中接俊游,不将千户比荆州。" 这两句通过鸿雁相继飞行的情景,暗喻朋友间的交往与支持,如同接力跑一般紧密无间。而“不将千户比荆州”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这种友谊远胜于金钱物质的积累。
"自于种种推先手,可但区区放一头。" 这两句中,“种种推先手”说明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肯定和推崇,而“可但区区放一头”则是说即使在困境之中,也能找到一点生机,继续支持对方。
"扬马不妨生绝代,邹枚未肯老诸侯。" 这两句通过扬马和邹枚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才能出众、不随时代衰老的杰出人物的赞赏。其中,“扬马”指的是古时名马,而“邹枚”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
"天寒翠袖愁如织,应念尘侵季子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严冬中朋友衣物不够温暖的担忧,以及对友情深厚而又无从体现的复杂情感。这里,“翠袖”象征着寒冷,而“愁如织”则是说心中的忧虑像织布一样交织不断;“应念尘侵季子裘”则直接表达了对于朋友可能遭受的寒冷和不适的关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操与深厚的情谊,是一首充满了对才俊之士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