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五章》
《六月五章》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四言诗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毋沾尔行,国步斯频。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若屋之倾,尚支其楹。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如彼喑人,食荼与苦。

依依长谷,言采其芝。人各有时,我归孔时。

昔彼叔季,沉湎以逞。耄集以咨,我人自靖。

允允君子,淑慎尔则。靡曰休止,民何于极。

日月其逝,如彼沧浪。南北其望,如彼参商。

允允君子,毋沾尔行。如日之升,以曷不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六月五章》中的第五章。诗中描绘了六月的凄风和七月的暑雨,以及随之而来的骤雨和寒冷,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无常。接着,诗人将这种自然界的变幻类比为社会道路的曲折艰难,表达了对君子的期望与赞美。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赞扬君子能够引领众人,无论何时都能保持清醒和勤奋。“毋沾尔行,国步斯频”,告诫人们不要因一时的诱惑而迷失方向,国家的道路需要稳健前行。“哀此下民,靡届靡极”,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感叹他们生活艰辛,没有尽头。

“不有老成,其何能国”强调了经验丰富的老成之人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吁嗟老成,独遗典刑”,感叹老成之人虽少,但他们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却如同国家的支柱。“若屋之倾,尚支其楹”,比喻即使在国家危难之时,老成之人的智慧也能支撑起国家的脊梁。

后半部分,诗人以日月、南北、参商等自然现象为喻,进一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世间的距离,强调了君子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的光明前景的期待。“如日之升,以曷不光”,希望君子的行为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前方,使社会充满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道德价值的思考,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儒家学者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双红豆辞·其五

叠笺书恨祇焚灰,剪纸酬神枉费财。

一半聪明知误用,两无消息肯传来。

慢凭问卜蓍归妹,悔不能医药作媒。

愿学维摩行脚状,替人担病觅人回。

(0)

玉尺词

何人玉尺敢量诗,楼上昭容字婉儿。

秋月剪眸书万卷,春花着手笔双枝。

捧来香气含薇露,评出芳心费藕丝。

却笑卫家风调别,祇将八法授羲之。

(0)

再奏妆楼

管夫人画易安诗,二妙能兼冠一时。

清净福还分婿享,温柔情恰与家宜。

楼高碧落心同寄,秋到黄花影独知。

自有闺中千古在,漫劳王母赐余卮。

(0)

林下·其三

彻底聪明藕共莲,情深何碍旧生天。

吹来语气香如佛,修到身旁坐亦仙。

绝色也敦名土品,奇才只受美人怜。

他生愿化双蝴蝶,一绕裙边一鬓边。

(0)

消夏词·其四

翠纱衫子玉玲珑,坐背风前意态慵。

犹恐玉肌人看见,轻绡一尺袜当胸。

(0)

层城·其一

望彻层城坐彻宵,苦将心眼记丰标。

生来仙骨非丹换,摹拟神情胜白描。

牛女若逢应妒巧,莺花相对苦争娇。

丹诚欲寄何由达,吹煞灯前白玉箫。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