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玉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玉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早晨前往皇宫进谒的景象。"琳宫朝谒早追趋"表明了时间和地点,是早晨在美丽的皇宫中急忙地赶赴朝会。紧接着"漏尽铜壶杀点初"则通过水漏壶滴落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刻。
诗人接着描写自然景物"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这里的“碧云”和“银镜”都是对月亮的形象比喻,通过云层中的月牙和破碎的镜片来映衬夜色渐淡、月光如梳的清冷美景。
随后,诗人转向个人情感表达"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玉虚"。这里“沉水”象征着深远而宁静的意境,“祈天寿”则是对长寿的一种祝愿。而“散作非烟满玉虚”中的“非烟”,通常指的是云或雾,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清澈的空气,透明而不染尘埃。
最后两句"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则描绘了一种萦瑟的春天气氛。"新寒"意味着初春时节的冷气尚存,而“欺病骨”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寒意中感到身体不适。而"柳阴偏隔日光疏"则是对环境的细腻描绘,树荫遮挡了阳光,使得阳光透过叶间露出的光线稀疏而温和。
整首诗通过对朝会前后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精妙刻画,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活动。
甑山士,甑山士,甑底山头授书史。
人生何用读五车,但须一识忠孝旨。
轺东北来饮江水,金凫银雁飞都市。
越国风尘高蔽天,两缸覆我甑山前。
上有碧落下黄泉,冥冥长夜年复年。
普天绝无乾净地,甑山犹存土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