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调诸子七首·其一邓山人》
《调诸子七首·其一邓山人》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山人少机心,语嘿恣胸臆。

木盘盛青蕉,擎出当街食。

双鬓影婆娑,皓月与之白。

放浪少年间,乃自得其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邓山人的隐士形象,他远离尘嚣,心无机巧,言语行动皆出于本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邓山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首句“山人少机心”,点明了邓山人的性格特点——他不拘泥于世俗的计较与算计,内心纯净无杂念。接着,“语嘿恣胸臆”描述了他在言谈举止上随性而为,不受外在约束,一切皆出于内心的真实感受。

“木盘盛青蕉,擎出当街食”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邓山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他以自然界的青蕉作为食物,用木盘盛放,然后端着走在街上享用。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双鬓影婆娑,皓月与之白”描绘了邓山人年老时的形象。他的双鬓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斑白,如同皓月般洁白。这里不仅赞美了他的外貌之美,更寓意着他心灵的纯净与高洁,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

最后,“放浪少年间,乃自得其得”总结了邓山人的人生哲学。尽管他可能在年轻时有过放纵不羁的行为,但最终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过上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对邓山人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赞赏,以及对其追求内心真实与和谐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山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与和谐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纪叔姬

国亡君亡,吾将何归。父母邦鲁,先君垄酅。

归不于鲁,而酅是依。乌乎贤哉,其纪叔姬乎。

(0)

别王显忠还莆

旧族馀风韵,辛勤守一经。

劳生头共白,访旧眼仍青。

积雨浮江阁,轻鸥落晚汀。

倦游将解组,先我慰山灵。

(0)

赋泰伯祠送李舍人

行行阊门道,清庙临通津。

借问此何居,至德垂鸿名。

畴兹商周际,天命固难谌。

避狄始宁居,剪商志将萌。

圣孙天所启,周道方日新。

夫君见其微,远窜来蛮荆。

冠冕化文身,礼义开吴民。

让国非求名,此意难具陈。

顾惟君臣谊,况乃父子亲。

向无宣尼言,谁能识其心。

李膺吴中彦,怀古意何深。

行当侍帷幄,扬芳播清尘。

(0)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其一东庄

东庄在东城,宛似江村里。

翠竹护茆檐,柴门映流水。

(0)

送董训导思学

董子汉大儒,正谊不谋利。

君为几代孙,家学尚未坠。

下帷诵诗书,世事不挂意。

焚膏补日力,汲汲求道义。

先达每指云,是必清庙器。

安知古鼎彝,不粥今市肆。

计偕来京师,再就彤庭试。

拜官复儒冠,刀笔耻为吏。

月俸纵云薄,尚可供糗糒。

何必公与卿,然后可行志。

吾知函丈前,亦自有公事。

师生论议中,岂独在文字。

八闽善人多,春风应远被。

象贤古所称,知君谅无愧。

(0)

抵哈密

草莱弥漫麦苗匀,菜圃田畦入望新。

柳荫垂街青漠漠,渠流绕郭碧粼粼。

居民不改天方俗,丰乐无殊内地人。

更向番王城畔过,林溪明媚景常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