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二》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十年沧海梦登台,一日柴门敢为开。

春意满园看不尽,他时负笈许重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期待。首句“十年沧海梦登台”,以“十年”形容时间之长,“沧海梦登台”则寓指历经岁月的磨砺与追求,仿佛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攀登高峰,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理想或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次句“一日柴门敢为开”,转折至现实,描述了诗人面对简朴生活的真实态度,即使是一日之隔,也敢于打开柴门,接纳新的开始,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的坦然与勇气。

第三句“春意满园看不尽”,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之美,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园中,生机勃勃,美不胜收。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最后一句“他时负笈许重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探索、学习的期待与承诺,即使暂时离开,未来仍有重访、深造的机会,体现了对知识与成长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我成长与学习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吕梁二首·其二

我来属水缩,洪涛益澎湃。

叱咤嗔风雷,喑呜助兵忾。

平生好奇心,颜魄颇惊悸。

俄顷出其间,安流归下濑。

水静意亦閒,寂寞收震籁。

独坐自颂思,沈吟发长喟。

向来喜惧情,逐物俱吾害。

(0)

舒愤与中溪叙别·其一

宦游何处濯冠缨,九曲溪头溪水清。

开口好谈天下事,反躬常愧古人情。

读书直为乾坤计,按剑须令虎豹惊。

今日与君相别后,再添鸥鸟结新盟。

(0)

悼石楼兄·其一

朔风吹雨雁惊鸣,寂莫胡床旧感并。

老去瞻依兄似父,梦回形影死犹生。

菊迷芳径秋方惨,鹤度千山月自明。

惟有勋名垂不朽,简书含泪续乡评。

(0)

谒卧龙冈武侯庙

古柏森森落日苍,祠堂高枕卧龙冈。

大名早定山川重,正议终垂伏腊长。

三顾义同莘出处,两朝身系汉兴亡。

我来再拜瞻遗像,麟阁云台尽渺茫。

(0)

游紫云洞歌

石竺山高高入云,芙容削立迷荆榛。

折茅凿石谁为此,相传九鲤藏其真。

奇岩争出似相搏,凭虚万丈县高阁。

倒垂突出如蜂房,上牵石背下垂壑。

我行喘□不可登,十步五坐惊峥嵘。

攀藤藤断身欲仆,步苔苔滑足欲倾。

逡巡险度观音岩,岩欹只尺心胆寒。

宛转忽入紫云洞,洞古阴黑生烟岚。

小楼斜转深洞旁,青天壁翠开明窗。

诸峰万状拱且伏,溪流北绕还西横。

凭栏下瞰来时路,蛇行鹏剪忘其故。

但闻松声谡谡响,下方鸟飞贴地随云雾。

老僧住山数十年,自称绝与人世无牵缘。

山收谷采足自给,童子不知有肥鲜。

樵夫肩疲亦不至,岂有冠盖来山巅。

我闻大笑命之坐,古来奇迹俱告我。

壁县怪石色如铁,击之金石声欲裂。

转背北上有石塔,石梁三寸去路狭。

老僧往来健若飞,凌虚直度神不慑。

更有丹灶不可寻,山夔密护何深深。

往往丹砂雨漂出,仙人窅渺传清音。

嗟我兴狂欲长往,新著芒鞋桃竹杖。

太阳垂脚不可留,长啸归来色惝恍。

(0)

答顾子病中见讯

伊昔盟心久,那堪握手稀。

白云繁作舍,黄叶静蒙扉。

齿发先时落,芳华复尔违。

眷兹林际鸟,晨出暮同归。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