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斲神剜不记年,洞中风景异尘寰。
江波荡漾青罗带,崖石虚明碧玉环。
地接三山真迹在,天连合浦宝珠还。
重来恍似乘槎到,惭愧云门夜不关。
天斲神剜不记年,洞中风景异尘寰。
江波荡漾青罗带,崖石虚明碧玉环。
地接三山真迹在,天连合浦宝珠还。
重来恍似乘槎到,惭愧云门夜不关。
这首诗描绘了伏波岩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首联“天斲神剜不记年,洞中风景异尘寰”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伏波岩历经岁月雕琢,其洞内风光与外界截然不同,充满了神话色彩。颔联“江波荡漾青罗带,崖石虚明碧玉环”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江水比作飘动的青罗带,崖石则如同透明的碧玉环,展现了岩洞内外的自然美景。颈联“地接三山真迹在,天连合浦宝珠还”进一步渲染了伏波岩的神奇,暗示其与传说中的三山和合浦宝珠有着某种联系,增添了神秘感。尾联“重来恍似乘槎到,惭愧云门夜不关”表达了诗人再次造访此地时的恍惚之感,仿佛自己乘坐木筏到达了仙境,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完全领略其神秘与美丽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伏波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与深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