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其三》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先公与进时,早诵小坡诗。

晚节遭多难,耆年对耄期。

家贫从俗笑,国破任身危。

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

(0)
翻译
先父在世时,常朗诵苏东坡的诗篇。
晚年遭遇许多困难,年迈之时面对着老年的终点。
家境贫寒,只能随大流以笑应对,国家破败,自身安危难以掌控。
我死后并非福分,未来的路途尚无法预料。
注释
先公:指诗人的父亲。
进时:当时。
小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晚节:晚年。
多难:许多困苦和灾难。
耆年:老年。
耄期:指八九十岁的高龄。
家贫:家庭贫困。
从俗笑:随大流以笑面对。
国破:国家衰败。
身危:自身处境危险。
后死:诗人自己的死亡。
元非福:并不是幸福的事。
前途:未来的生活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动乱时期的个人遭遇和内心感受。"先公与进时,早诵小坡诗"表明诗人自幼便对文学有所追求,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字小坡)的诗作有所学习和喜爱。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晚节遭多难,耆年对耄期"则写出了诗人在晚年的不幸遭遇和艰辛岁月。"耆年"指的是老年,而"耄期"则是形容老年人的愚昧或不解事,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自己晚年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家贫从俗笑,国破任身危"展示了诗人面对家庭贫困和国家动荡时的豁达态度。"家贫"表明经济状况的窘迫,而"从俗笑"则是对外界嘲笑的淡然应对;"国破"指的是国家的混乱和危机,而"任身危"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安危的不介意。

最后两句"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传达出诗人面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感慨。这里的"后死"是指比他晚去世的人,而"元非福"则表明这样并不是一件幸事;"前途"指的是将来的道路,而"未可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动荡岁月中的沉着与悲凉,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历史、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右揆邹公由齐入闽齐人有华泉子者与公友抱病不获出饯作诗以遗之三首·其三

华辀耀朱旆,宛转凌春山。

朝辞邹鲁乡,暮过梁宋间。

美哉南邦化,梦寐开心颜。

丈夫四方志,车马胡暂閒。

绻绻东人怀,何时复来还。

(0)

次何逊落日泛江赠鱼司马之作奉送刘美之

相投已盍簪,相赠还留带。

昨暮长安西,今朝苑城外。

谁言车马地,复得须臾会。

会君心暂悦,去君心转切。

秋岐蔓寒草,隐隐烟不绝。

归雁影联翩,坠叶声骚屑。

端居尚兴感,况乃万里别。

桂舸溯江湘,何时到蛮汭。

蛮水夜悠悠,月明登郡楼。

幽兰翠萦渚,紫蘅香绕洲。

应歌楚人词,坐惜勋名浮。

(0)

太公

五尺丝竿八十馀,无端西伯有徵书。

迂疏亦抱磻溪志,却恐官家要纳鱼。

(0)

再题友人故居用前韵

恒山西望隔年馀,何处山椒问起居。

一曲紫箫还院落,半庭红叶忆衣襦。

尘缄诗壁萤空度,云满寒塘鹤正癯。

莫向藜床谈旧事,秋风秋雨自街衢。

(0)

姚义士为亡友经纪曲尽

世态纷纭自浅深,共轻然诺重黄金。

如君真可同生死,尚友何须论古今。

百代争看高士传,九原应慰故人心。

浮云却笑东邻富,终日营营雪满簪。

(0)

送范景曦任伴读

直节当年振士林,玉堂门下识翁深。

王家伟望联甥舅,贾傅才名重古今。

到处溪山供好句,旧园桃李接新阴。

人生何地非勋业,莫谓青毡负此心。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