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龙种玉夜相先,亲祷那凭太史占。
天借春容装苑木,晓催风片舞宫檐。
胜游独许梁宾友,高卧谁寻汉孝廉。
垄麦青青无近远,三农知自帝恩沾。
呼龙种玉夜相先,亲祷那凭太史占。
天借春容装苑木,晓催风片舞宫檐。
胜游独许梁宾友,高卧谁寻汉孝廉。
垄麦青青无近远,三农知自帝恩沾。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喜迎瑞雪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与自然的和谐共融。首联“呼龙种玉夜相先,亲祷那凭太史占”以神话色彩开篇,生动地描绘了皇帝在夜晚祈求神灵降下瑞雪的情景,体现了皇家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颔联“天借春容装苑木,晓催风片舞宫檐”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春日的装扮与晨风的舞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瑞雪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颈联“胜游独许梁宾友,高卧谁寻汉孝廉”转而描写了一场特殊的宴会,只有梁宾友被邀请参加,暗示了这场盛宴的非凡之处,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尾联“垄麦青青无近远,三农知自帝恩沾”则将目光投向广袤的田野,青青的麦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表达了皇帝对农民的关怀与恩泽,以及瑞雪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更蕴含了对自然、农业以及人民福祉的深刻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国家治理的智慧思考。
金天昨夜风雷起,知是巨灵移碨礧。
擘破莲花第一峰,为吾安置庭除里。
云根耸立本天成,苍苔无数雨中生。
仇池不羡石为宝,等閒相对怡心情。
有时吟咏消尘虑,信步推敲忘去住。
竟日从容到上头,四顾悠然适佳趣。
绿窗朱户厌深宫,雕阑倦赏延州红。
何如身在小蓬岛,飘飘两袖乘天风。
剩欲开尊?一醉,不须远召东山妓。
掀髯唤起谪仙人,酒边敲碎玉如意。
张良昔未遇,誓欲报韩仇。
进履圮桥下,虚心将有谋。
素书一授受,于焉相炎刘。
蹙秦暨蹶项,默运帷幄筹。
王业既大定,毅然乞封留。
列侯岂不贵,而托赤松游。
度彼良之心,报韩愿已酬。
区区黄石公,不知伊与周。
素书视典谟,治道孰为优。
吾闻有熊氏,古风始更张。
裹缠兼布革,上下易衣裳。
三代自有制,后来渐荒唐。
诡异骇群目,轻薄移四方。
锦章夺天巧,罗衣斗时装。
广袖全疋帛,长裙欲飞扬。
服妖古所忌,不衷真不祥。
城中苟知禁,天下当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