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襦裤见歌咏,桃李藉栽培。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
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入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襦裤见歌咏,桃李藉栽培。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
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入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孝祥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一)》。从艺术构成来看,此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词牌“水调歌头”,这种形式要求上下阕的句式和韵脚有一定的规定。
诗人在开篇便以天象比喻君王,"掌纶手"指代帝王握有天命之权柄,而"阃外折冲才"则暗示着朝廷外部人才济济。接着"发踪指示"表明帝王对臣民的引导和指引,而"平荡全楚息氛埃"则描绘了诗人希望国家清除楚地(泛指南方地区)的不正之气,恢复安宁。
下片转折处"缓带轻裘多暇"描写的是帝王在宫中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紧接着"燕寝森严兵卫"则表明了帝王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而后"香篆几徘徊"则是诗人借用香炉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和谐与亲密。
随后的"襦裤见歌咏,桃李藉栽培"表达了对帝王德行及治国方针的赞美。"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则是诗人通过皇帝使用紫色官印和神圣的笔触来比喻君权的尊贵与神圣。
最后几句"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入尊罍。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君王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自己能得到君主的恩宠和赏识,以至于能够平步青云,达到更高的官位。
整首词充满了对皇权的歌颂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个人愿望和对理想政局的向往。
柳丝征袂绾。试锦羽初程,玉骢犹恋。铜街佩声远。
向天边回首,故人如面。藤阴翠晚。
但怪得、琴尊梦短。
有游蜂、知我心期,刚是褪红曾见。还看。
珠巢题字,墨晕初乾,酒痕微泫。
晴云乍展,春已在,驿桥畔。
问柔波一样,仙源流下,为底人间较浅。
要重寻、京邑尘香,素襟漫浣。
晚秋西郭。趁车尘路隔,胜游初约。
步静窈、几折云林,早岭接梵宫,涧横经阁。
片碣招寻,道舍利、当年曾托。
叹沧桑过眼,古井断垣,还见归鹤。风铃甚时唤觉。
话南朝旧事,几度花落。
向定里、佳节重看,又积藓暗封,柳边门钥。
未冷禅心,为白雁、飞来愁著。
任匆匆、载诗载酒,翠屏半角。
闲情斗草,雅戏牵钩,节序被人唤觉。
银澜荡桨,镜曲分笺,长是梦游空约。
盼飞凫、音信难凭,相思榴红破萼。
小簟凉痕,困倚汀蒲洲蒻。
重话河桥往事,细葛风前,暗消吟魄。
尘梁去燕,彩箑招蝇,枉却绀纱帷幕。
试兰汤、新浴还慵,谁伴芳尊共酌。
但认取、艾叶朱符,馀香襟角。